1983年政策落实后,年过半百的您再度入修院深造学习,终于在1985年9月29日领受铎品,实现了一生献身教会的誓愿。
到佘山脚下,入“进教之佑”石碑坊正门,拾级而上半山腰--中山,即见中山堂,堂场西下十几步石级的地方是“三圣亭广场”,三圣亭依山坡而建。
她指部份地区的学员面对网络审查或互联网带宽不足等问题,有时难于登入学习平台,学校便透过YouTube或其他较易进入的平台,跟他们分享信仰信息。
1920年6月16日生于陕西省三原县西阳镇武官坊,1935年入通远坊小修院,1948年神学毕业,1949年6月5日晋铎,1949-1953担任富平本堂,1953-1955任职通远坊本堂,1956-1960
同学们进寝入睡了,我却借着厕所照过来的灯光,坐在被窝里织毛衣……多变的时代使风华正茂的我们迷茫消沉,身心疲惫。招架不住的我渐渐远离了耶稣,甚至淡忘了他。从而我的生活、工作更是一落千丈。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说中,对家长和孩子们说——“这个忠告你们要像记住古老的纪念碑上的格言那样,印入脑海,打入心坎:这就是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灵薄狱的概念,不仅是民间的想法,神学中也谈它,这是为了避免说未领洗的儿童死后入地狱。的确曾有些立场严格的人认为未领洗的儿童要下地狱的,即使他们说这些儿童受到的痛苦非常轻微。
施爱者把耶稣给人的更深意义,是引人到主前领取生命的“活水”,接受耶稣的救恩,给人带来生命彻底地改变,得新生入永生。2、没有金银而只有耶稣,不但能救人且能更有效地帮助人。
三言两语问候后,直入主题,她向朋友说明了来意,并开始讲解教会知识,探讨信仰问题。朋友听的很认真,着实让她非常高兴,心里暗自思量,看来我是来对了,一定能带她领洗入教。
大修院教育的顺利成功与否,其重要的标志与基础之一,就是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入修院伊始所予以的培育。其培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修生在修院后期整个的灵性与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