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开启信仰之门的第一本书是李建堂主教赠送给我的“信德”出版的《人性倾向与修养》,他在书的扉页给我题了一句话: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天主之母就这样给我们敞开希望之门,充满喜悦的未来,告诉我们走向天主的道路。 教宗在冈道尔夫堡夏宫的宗座大楼庭院主持的念三钟经祈祷活动得到信友们极大热情和爱戴的回应。
天主使人的沮丧消失,给人开启超性希望之门。祂令你舍弃一些东西,而魔术般地解决了你的困难,引导你与「某一位」相遇,并因此使你向祂完全开放。
为庆祝教会的这件重大盛事,教宗本笃十六世以一道信德之门手谕将于10月11日开启信德年。教宗在这道手谕中奉圣母玛利亚为信德的典范,呼求她特别保护教会的旅途,为教会转祷。
天主的爱始终为我们打开希望之门,使我们获得希望的视野,获得我们朝圣之旅的最终视野。如此一来,我们的艰难和失败也都找到了意义。我们的罪过也在天主的爱内找到了意义,因为天主的爱始终宽恕我们。
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心中的那扇天堂之门,才会为自己敞开。更何况,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把一些不是很必要的东西放下,你的“人生行囊”将很快就没有空间,无法搁置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创世纪》上称巴比伦为“天主之门”(巴贝尔)。“巴比伦在上主手中曾是个灌醉大地的金爵。万民饮了他的酒才如此狂乱。……因为上主怎样计划了就怎样实践他对巴比伦居民所下的断语。”
教宗再次提到基督司祭职的美妙和不可宽恕的亵渎,不是因为上主不愿意宽恕一切,而是因为人自己把宽恕之门给封闭了,不让自己得到宽恕,他亵渎了耶稣司祭职的美妙。
教宗感叹道,今天忙碌的生活经常致使人们因害怕他人而关闭了许多相遇之门,但在奉献生活中决不可如此。我们绝不可只顾看手机屏幕而忽视弟兄,或更在意我们的计划却很少注视上主。
教宗最后总结道:当人依从渴望按照基督生活时,救恩之门就会向他敞开,救恩必会降临,因为天父是慷慨的,一如《天主教要理》所说的,‘天主渴望我们渴望祂’(2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