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正值战争冰冷的风吹起之际,教宗启动了同道偕行的旅途:教会感受到一同前行的迫切必要,并通过聆听、参与和分享,「在建设人类大家庭、治愈其创伤和构建其更美好的未来方面作出贡献」。
本次研讨会围绕主题“共议同行精神与中国教会:共融、参与及使命”进行交流探讨。香港教区荣休主教汤汉枢机带领开幕祈祷,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主教团副主席、北京教区李山主教致辞。
我们希望通过要理讲授等方式,共同加深教会团体对这一圣事的信仰,更加积极、自觉地参与礼仪庆典;提醒自己,在吃过天上的食粮后,我们要与所有贫困和需要帮助的人分享这食粮”。
学员们认真听讲,仔细记录,积极提问,踊跃参与,不少学员在下课后还抓紧时间向两位老师请教,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很强的求知欲望。
他续说,「我们也需要推动更多教友参与教会活动」。在强调教友愿意服务的同时,他指出,部分人已在福传、其它教会活动及社会工作上协助神父。
教宗本笃十六世六月十三日星期三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公开接见各国朝圣人士的活动,有来自许多国家的两万多名信友参与。在活动中,教宗继续过去几个月以来的讲话系列主题,介绍初世纪教会的伟大人物。
《圣教四规》的第一规上说:该参与全弥撒。到了礼拜天,教友应该恭敬天主,念念经,同时也歇歇力,落落犁,以利于下星期的劳动或工作。可是现如今的一批教友,哪里能做到?他们只是赚钱、干活。
他写道:“如果堂区团体不让所有受洗者参与宣扬福音的这唯一使命,以之作为他们生活的特征,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福传的同道偕行的教会;如果堂区既不同道偕行也不传报福音,那它就称不上是个教会。”
此次避静神功为期五天,特邀河北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士江神父辅导,教区李会元主教陪同神父们全程参与。大家以同道偕行的精神一起热心参与,深化了彼此的神修生活与牧职使命。
每位信友要想在灵修上提高自己,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礼仪。礼仪与灵修应密切配合,礼仪应作灵修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灵修生活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