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破除一切社会的流俗,召叫玛窦跟随他,并接受玛窦的邀请到他家中进食,一如他后来接受耶里哥的税吏长匝凯的邀请一样。
埃尔西修女是「上主之城」贫民窟的天使,当地人称她为「贫民窟的德肋撒修女」,她在里约最贫穷的地区服务。直到两年以前,警方都还禁止人进入这个贫穷又遭边缘化的地区。
今天本台也访问了罗马圣保禄大殿总铎安德肋•科尔代罗•兰匝•蒙泰泽莫洛枢机主教,他是圣座和以色列建交的谈判者,在1994年双方建交后,担任圣座第一任驻以色列大使。
天上居住着天主,祂曾如此近距离地启示自己,甚至取了人的面容,即纳匝肋的耶稣。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我们要记住这句话: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祂绝不离弃我们!
教宗提到事件中的主角:匝加利亚和依撒伯尔,尤其是玛利亚和若瑟,他们焦急地期待天主的重大承诺和这一降生的奥迹。对奥迹的期待也牵动了第三千年代有信仰的人。
是耶稣为帮助因无法自己下水获得治愈的他而冒着被犹太人迫害的风险所行的(5:1-18);五饼二鱼饱饫五千余人的奇迹是在一大批群众面临饥饿时所行的(6:1-15);治好胎生瞎子的奇迹是耶稣在旅途中,再次冒着被法利塞人控告的风险而行的(9:1-41);复活已死四日的拉匝禄的神迹是在玛尔大和玛利亚姊妹俩的哭求下所行的
富翁与拉匝禄玛尔大和玛利亚荡子厄里亚复活穷寡妇儿子拉匝禄复活十童女在活动的第二部分,举行了圣经学习情况交流。有付出有收获,有反省有展望,更多的是感恩与赞美,期待,期待更多的人来学习圣言,来活出圣言。
这次教宗介绍的是圣保禄宗徒的三位传教得力助手:巴尔纳伯,息拉和阿颇罗。教宗这样介绍巴尔纳伯说:他的名字的意思是“安慰之子”,生于塞浦路斯,却定居在耶路撒冷。他是在耶稣复活之后最早接受基督福音的人之一。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列王纪上》,讲述以色列王阿哈布杀了纳波特,并霸占了他祖先留下来的葡萄园。教宗说,厄里亚先知向阿哈布国王说你出卖了你自己。仿佛把一个人当作货物,任凭买卖。
天主总是比人先去爱,祂圣爱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包括爱匝凯、纳塔乃耳和回头的荡子。「当我们心里有个疙瘩,想要祈求上主的宽恕时,祂早就在等待我们,施予我们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