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铎职是一种召叫,成为“合唱队员,而非独唱者;司铎中的弟兄、众人而非只是自己团体的神父”。教宗叮嘱执事们要接受持续培育,“不要单独,却总是与奉命陪伴他们的人接触,在司铎职务的路上他们走得更多”。
从那时开始,国籍神职的培育逐渐受到重视,一个个国籍教区先后成立及一批批国籍主教开始获得祝圣。
今年2月初在梵蒂冈举行关于司铎培育的国际研讨会,秉持的也是这个方法。通过简短的报告、分享良好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圣神内的交谈,「我们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首要成果便是「友爱」。
这家儿童医院尤其需要幼儿心脏手术上的专业培育,以及对遗传病的研究。他们极其渴望凸显这项与圣座医院合作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我去他们那里签署这项议定书。他们过去已经多次来到耶稣圣婴医院。
高雄教区圣保禄福传中心两年制的宣道使徒培育课程,终于在二零一一年最后一天有了首届九十二位毕业生,由刘振忠总主教颁发证书并覆手派遣。
除了教区培育中心的培育之外,堂区每年也要举办不少于两次的培育,如堂区经费有困难,可以向教区申请福传经费。上课的老师要善用,资源共享。同一地区的神父、堂区多互动、联系和分享。
台湾单国玺枢机曾教给我一个鼓励大家力求进步的方法:任何堂区或机构庆祝周年的最佳方法,不是聚餐或出版纪念册,而是寻找相称于所庆祝的年份数目的慕道者,作为献给上主的礼物;比如某某堂区今年庆祝五十周年,则该堂区团体便应齐心协力寻找及教导至少五十位慕道者领洗
这是中国天主教在圣召培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终身执事在教会福传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值此重要日子,李主教特别来到修院,慰问培育团神父、修女、修士、职工们,并与培育团成员进行了座谈。
教宗在里斯本世青节与义工们会晤(VaticanMedia)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6月26日发表了题为《无限喜乐》(Unagioiasenzalimiti)的文件,提出重视对残障信徒共同负起责任的4个领域,即接纳、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