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主当年对于门徒的召唤,同样对于在今天准备继续门徒使命的我的召叫,面对这一神圣的使命,我愿把我自己的所有都交托在慈父的手中,接受他爱的呵护,也恳请每一位教友为我祈祷,使我能在服务于主子民时,能以基督所怀有的爱情去关心和照顾基督的羊群
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描述:生命的时间是旅程。不论您现在的处境如何,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最终都会有过去的一天。
我与表妹都参加堂内的唱经班,平时修女们组织大家排练唱歌,有时还为大家讲解一些信仰知识,又组织大家分享,让大家踊跃发言,是有意地培养我们的信仰基础。
若翰的门徒们注视着这位从他们面前走过去的人,让祂走了。翌日,发生了同样的事:是那一位!比我更应受尊敬的那一位,于是门徒们便去跟随耶稣。
关于弥撒福音教宗说:“复活期第五主日的礼仪叫我们看到若望福音中,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向他的门徒们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耶稣勉励门徒们与他结合在一起,犹如枝条和葡萄树连接在一起一样。
若翰在狱中死去,被斩首;福音中的最後一句似乎也有点无奈:‘若翰的门徒听说了,就来领去了他的屍身,把他安葬在坟墓里’。
当天弥撒的福音叙述,耶稣在受难前告诉门徒说,他们将要忧愁,但这忧愁将变成喜乐的欢呼。
《路加福音》记述耶稣派遣72门徒出去传教,祂对门徒们说:庄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他的庄稼(路十2)。教宗藉此事迹解释福音先驱的第二个特徵:祈祷。
例如,耶稣称厄玛乌门徒为无知的人,这种表达方式虽不是赞美,却不像斯德望说的那样强硬。厄玛乌门徒不明白,因为他们胆怯,不想节外生枝;虽然他们害怕,但他们是好人,向真理开放。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的那天,他的一大群门徒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欢迎他的(参阅谷11:8-10)。接下去发生的一切令他们如梦初醒。耶稣很清楚这一切必会发生:“你们都要为我的缘故而跌倒”(玛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