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若缺乏惊叹,将变得黯淡失色、墨守成规;信仰同样如此。同样地,教会也需要不断更新,惊叹自己是活著的天主的居所,上主的新娘,生育子女的母亲。否则,她有可能成为博物馆般的教会。
苦路延伸至「青年焦虑的面容」:有些青年「因为失学和缺乏体面工作,对未来不再抱持希望;有些青年坠入剥削、犯罪和虐待的网络,人生遭到吞噬;有些青年掉入死亡漩涡,吸毒、酗酒、卖淫、被贩运,丧失未来与当下;有些青年失去了梦想和创造的能力
教宗指出人类今天之所以处在希望的危机中,这是忘记天主的后果之一,而忘记天主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弊病,这个弊病最容易打击青年,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可靠、不确实、缺乏价值、没有坚固依据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也因此他们所面对的是超越他们个人能力的困难
“迷信”与“社会”的对立曾经有人指出,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只是特别迷信,缺乏坚信。即使在特别的时代,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信仰方式,信靠某人、依赖某种外在的力量。
神父时有提及教区缺乏司铎,并鼓励青年回应圣召。年轻人入修院并成为司铎,能够为教会增添活力”。
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遇到与个人相悖的人或事,往往出现我们不愿看的情况,(有的人)所表现出的却是:缺乏最起码的做人标准,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感受或利益,甚至亲人近人的疾苦,损人也不利己,惟恐天下不乱
曾经有感于我所管理的学生缺乏责任感,于是我让学生们在教室的前墙上贴了两个字:责任,并要求他们每天至少集体喊一次。我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后来很多人反映这样不错。
由于缺乏官方的统计数据,故有参与柬埔寨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的人士估计,在全国目前约一千六百万总人口当中,约有五万一千人完全失聪,以及有五十万人有听力障碍。
然而,若缺乏了可靠的希望来协助人面对痛苦和死亡,人将无法活得舒畅并对自己的前途满怀信心。这正是教会蒙召为人提供的服务。」
在这种灾难和悲痛的情况下,我祈求天主上智的安排不要让你们缺乏所有公民和社会参与者的关怀,使他们将人置于中心地位,有能力推动必要的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