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会晤不幸者,会晤穷人,一秒钟都不肯停下来。教宗的力量来自何处?正是来自慈悲的良药!你们看看他,他去寻找失败者,弱者中的最弱小者。他开始牧职後都去了哪里?
修女们应该到学校和社区服务,关怀病患和穷人。教宗鼓励会长们,倘若有人要求修女做教会的帮佣,而非为人群服务,就必须勇敢地予以拒绝。
各位教友,我们应该从这个比喻中得到启示:如果富有的人缺乏爱心不知善待贫弱,来世会遭到痛苦的惩罚;而默默承受苦难的贫穷人,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却不发一句怨言,而将来会接受幸福的休憩。
我们可以罗列如下:一、看不起穷人、残疾者、弱智者,甚至讨厌他们,而对有钱有势者却是百般巴结,唯恐不够。但要知道,他们(穷人和富人)在天主面前到底怎样,不是以有钱无钱来决定,而是以他们的功德来决定的。
这位五十二岁妇人说:「我们以谦卑和尊重的方式向穷人派发面包。我们当他们是自己的顾客,也为他们带来天主的爱。」她补充:「尽管我们自己也生计艰难,但还是希望模仿其他教友的榜样在四旬期内助人。」
这位五十二岁妇人说:「我们以谦卑和尊重的方式向穷人派发面包。我们当他们是自己的顾客,也为他们带来天主的爱。」她补充:「尽管我们自己也生计艰难,但还是希望模仿其他教友的榜样在四旬期内助人。」
通过这次探望及为他们的服务,我感受到两点:1.践行帮助穷人的必要性。这不仅仅是一次教会的救济,也不单单是一个爱的活动,而是“把福音带给穷人”,使他们感受到福音的力量及生命的尊贵。
第七项特质是格外关爱贫困弱小者:「教会传教活动和机构的直接相关人员绝不可为自己对穷人的忽视自圆其说,最常见的借口是自己必须集中精力在传教的优先使命上」。此外,教宗也阐述了传教工作中要避免的多种陷阱。
这个因素「日复一日加剧排斥和不平等现象的漩涡,与贫困并肩同行,使穷人变得更加隐形」。因此,根除贫穷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
若瑟守护耶稣和玛利亚,他“必定是教会的守护者”,必是教会母爱和基督奥体的守护者: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穷人、受苦者、临终者、外乡人、坐监的人和病患都是若瑟守护的“圣婴”,我们应向他学习“爱教会和穷人”(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