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推动文化运动于1932-33年成立时取名为公教进行会大学生运动,其宗旨是通过文化和培育工作对平信徒的教育尽一份力量,使他们参与社会公益。这个组织今年庆祝创立80周年。
50位工作在福传第一线的中青年司铎参加了这次为期45天的培训班。在闭幕式上,12位司铎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家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班办得很有必要,很及时,很成功。
圣召培育是教会复兴的百年大计,是每位教友的事情。 姜楼本堂时云华神父分享个人圣召经历,他的圣召因父亲的一段话而萌生修道念头,并立即给已去世的马学圣主教写信,马主教看后,立即约时间见面。
究其原因,一是过去教会培育教友的方式存在问题,这一点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后已经纠正;二是过去教友文化程度偏低;三是教友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缺乏提升信仰的渴望和诉求。
他说:若不在教育和培育上作出努力,我们就无法改弦易辙。政治和技术措施若没有促进新的生活方式的教育进程相随,则将一事无成。
与他们交流,方得知谈神父去年已开始举办香港天主教第一届普通话读经培训班,为不同堂区培育讲普通话的教友,使他们能为来自大陆人士提供教会服务,进而通过普通话慕道班向他们传福音。
他们难以提升受培育的水平,尤其在学术方面;培育能帮助所有人获得相同的机会,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在中美洲,人们还面临严重贫穷,缺乏工作,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移民北美。
但愿他们记得神父继续为世上救赎工程努力,使他们知道如何喜悦地站在圣体面前,承诺致力忠于召唤和使命,通过一个严峻的禁欲生活,他们可能开放聆听和宽恕;为了培育交托给他们的基督徒,细致培育司铎兄弟情谊。”
五年后,当时的道明会总会长嘉铎理邀请他做其副手,负责亚太地区的修会工作。
教宗在上午的弥撒讲道中特别提及这位法国传教士:“他知道如何聚集信徒并培育他们去从事福传工作,在社区,城市和附近村庄建立基督徒的小团体,许多现在的堂区都是从这些原始小团体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