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以《福音》和几位作家为依据,重申泪水在人的生命及人与天主的关系上所具有的意义。神父提到,《福音》记述了许多妇女的事迹,她们在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及年龄上彼此相异,却以各自的方式传播福音。
教宗解释说:多少次我们求了却并未得到;多少次我们敲门,却发现门关著?耶稣教导我们,在那个时刻我们要持之以恒的祈祷,不要被打倒。祈祷总是会改变现实。教宗继续勉励道,我们要相信天主必将俯听。
教宗继续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化特殊背景下,教会特别关注有需要的人。而主教们的使命,要他们做穷人权利的主要捍卫者、促进爱德、为弱小的人展示天主的爱。
只有大家都来关心教会,关心神长,教会才能兴旺发展。我们大家偕同神父共同努力前进吧!
嘉诺撒在俗会(香港)会长关蕙琪表示,“成员在家庭和工作岗位活出修会精神,跟修女的传教工作相辅相承。平信徒好像她们的臂弯,让关怀进一步延伸”。
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仍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基督徒(包括各个派别)认为教士的独身是有必要、有意义的。此外,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以与世隔绝和独身为重要特征的修道制度在早期教会时期就已经相当完善。
福音记述耶稣在复活后,穿过晚餐厅关闭着的门,去探望他的门徒。圣奥斯定解释说:‘关闭的门没有阻碍天主所居住的身体进入。’”
教宗解释说:这样,祈祷与正义间的关联有了重要性。穷人和受压迫者的呼喊立刻得到天主的回应。天主愿意介入,使人类重新获得自由的未来和希望的前景。接着,教宗举出了中东天主教会所面对的挑战。
是你关上了宽恕之门。在这里,教宗回顾《圣经》中宽恕的比喻。君王赦免了欠他一万塔冷通的仆人,而这仆人却不宽恕个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最后主人把仆人交给了刑役。教宗回忆起一位神父的经历。
举例来说,在穷人食堂,他们避免让用餐者聚集在同一个房间;夜间接待中心仍然开放,以免无家可归者露宿街头、到处游荡;在聆听中心方面,避免开放等候室,改为预约服务,竭力陪伴及关怀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