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人民怀著喜乐的心情急切地等待和平与福音的朝圣者教宗”,教宗的到访“令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莫桑比克纽西(FilipeNyusi)总统7月8日在罗马访问天主教圣艾智德团体时如此表示。
(弥总160#)在2004年的《救赎圣事训令》94#中教会再一次强调:信友不可自己取圣体或圣爵,更不可互相传递圣体和圣爵。
信仰不是拿来开玩笑的,但健康的基督徒会懂得开怀地笑。极具影响力的耶稣会刊物《公教文明》这样说。
这旨意的原意并不是要圣子死,而是要实现祂的救恩,一如罗马诺‧瓜尔蒂尼(RomanoGuardini)在《上主》一书中所写的,耶稣来,是为了救赎祂的子民,并藉着子民救赎世界。
教宗方济各5月25日在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继续以老年为主题展开他的要理讲授。他引用旧约《训道篇》中反复出现的“万事皆虚”这句话(参阅:训一2、十二8),指出它代表了我们这现世的特殊诱惑。
即将领受铎品的是罗马教区的二十二位执事。参与共祭的将是罗马教区代理主教鲁伊尼枢机,罗马教区所有的辅理主教,几座大修院的院长,以及晋铎者所属的本堂神父。
教宗从本次大会主题得到启发,著重谈及荡子的比喻。教宗邀请与会者在那个回到父亲身旁的荡子身上认出自己。他的父亲早已准备好迎接他,不厌其烦的拥抱他,还给他做儿子的尊严。
请你让时光倒流现在我总想真诚的赔补对你的愧疚让我真诚的陪着你走我紧握你温暖的手任凭感恩的泪尽情的流主啊!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一般一楼都有客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二楼的房间是自己家人住的地方,是家人自己亲密相处的地方,耶稣没有选择在客厅吃最后的晚餐,而是在二楼家人相聚的地方,是有其非常特别的意义。
上苍把握着每个人的生命之弦,人虽有抚琴弹曲的自由,有谱写生命之歌的自由。但人的一生可以说很漫长,也可以说很短暂,生命之弦在何时戛然而断,却不是人可以预测的,这首歌会在哪一刻停止惟有上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