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5:40)前些天还看到网友热议,根据影片《2012》传说,某几个大国正在造避难的方舟,甚至煞有介事地说一张船票多少万美金。基督信仰告诉我们:诺厄方舟不过是未来圣教会的预像,那洪水也是洗礼的象征。
彼岸收纳避难民众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赵书称,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天主教会在保护教民和公众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为之前美英等国还没有卷入战争,日本人一般对在华外国人的安全有所保护,而天主教教会神父多为外国人
在圣经旧约中,埃及经常被提及是一个好客之乡,在新约中也记载了是圣家三口避难之地。为此,加拉什神父向本新闻网表示:“为了庆祝圣家节,我向信友写信说,好客是我们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消防队员要求当地居民和宗教团体撤离,其中包括严规熙笃会隐修士,他们目前在本笃会院和圣若瑟修女院避难。
这些被迫离开自己家园和村庄的家庭,多数来自摩苏尔和尼尼微平原,而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区是他们最主要的避难地。
复活主日早晨,我在稣雷玛尼亚举行的弥撒中说了同样的话,这对在那里避难的400多个家庭自然是一项鼓励。问:您在稣雷玛尼亚看到的情况如何?答:那里局势平静,我所遇到的当局都非常合作。
随后,教宗谈到耶稣和圣家在埃及的肥沃之地避难的经历。他呼求上主在埃及人寻求尊严和安定的现世途中守护他们。教宗勉励说:让我们始终前行,寻找上主,寻找接近上主的新道路、新途径。
1937年9月的一天,日寇窜入房山区二站村,将在教堂避难的村民们包围,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实施野蛮大屠杀。本堂神父张庆桐,痛斥日寇,试图保护自己的同胞,被这群恶魔用刺刀扎死,并悬挂在十字架上。
当时,“圣家会”搬到宾阳天主堂避难,待日军退后迁回南宁。在1944年南宁市第二次沦陷时,“圣家会”又搬到了武鸣县朔板天主堂,直到南宁市解放后才迁回。
今次前往,窑洞堂前早已滑坡,T形十字失踪,笔者万分伤心,可惜没有留下照片,经多方查找,夏维汉老会长协助,最后在主教避难窑洞找到T形十字,才得以拍像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