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26:40-41)在旧约时代有许多祈祷的榜样,亚巴郎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索多玛不被毁灭,不厌其烦,不怕主怒,向天主求情求了六次,从索多玛城内能有五十个义人开始求情,到如有十个义人为止,天主不得不对他说
「几乎没有为义人而死的事:为善人死,或许有敢做的;」解释:「义人」指守法而公正之人,但与我们关系可能疏远;「善人」则可能是亲切、仁慈、亲近的人。
他是一个义人,一个良善心谦的义人,是天主救世工程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但他谦卑、不张扬,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既然要效法圣若瑟,就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1.忠信。2.爱德。3.谦卑。
信德网讯8月25日是江西教区已故老主教吴仕珍(若望)六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追思老主教,抚州总铎张胜义神父与铎区神父们商议后决定在宜黄堂区举行追思弥撒。张胜义神父在弥撒讲道时回顾了吴仕珍老主教一生。
荣休教宗在访谈中论及成义、救恩和慈悲这几个与当代人有关的重大信仰课题。本笃十六世先从成义及信仰的核心问题谈起:信仰是什麽,怎样才能相信?
正如保禄在写给罗马人的书信中说的:“我们认为人的成义是藉信德,而不在于遵行法律。”“成义”是指因着天主的恩宠和与天主共融而成为义人,以能够与众人建立最可靠的关系。
答:他请求上主,如果城中有义人,就不要毁灭全城,一再为减少人数而求情。问:亚巴郎最终将求情的人数减少到了多少?答:亚巴郎最终求情到只要找到十个义人,上主就不会毁灭那地方。问:上主答应了亚巴郎的请求吗?
(《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1980)因此,作为体现平等、公平、公正的义德无疑是高尚的。
第四端:饥渴慕义者乃真福这里的义可以指因信成义的义,简单来说,这个是指着天主的恩宠。当你生活上需要天主的恩宠,好像口渴时想饮水,饥饿时想吃东西那么自然的话,那又恭喜你了。
(约21:23-26)而且,正如训道者所言:在世上还有一件虚幻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如恶人所应得的;而恶人所遭遇的,反如义人所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