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性上来说,耶稣不只是历史人物,他是今在、昔在、永在的天主。 现在已进入将临期,在这个时期,教会为什么让我们预备自己的心灵迎接圣诞节的到来?难道只是让我们准备如何庆祝耶稣的生日而已吗?
这决不是体验生活,而是完全放下了作为造物主的威严和神性的光辉。耶稣基督不仅和我们人一起生活,而且接纳我们成为祂的兄弟姐妹,因着祂我们成为天父的爱子爱女。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发现了教会礼仪的美好,从那时起我便越来越喜爱礼仪,因为我感觉到在礼仪中看到天主神性的美妙,苍天也因着礼仪而在我们眼前敞开了”。教宗从小热爱教会礼仪,也爱上了神学。
静穆的神态与头上戴着深深嵌进额头的茨冠,逼真地从戴着茨冠的头部清晰地滚落的血滴,磔架与哺育式的怀抱姿态,斜线、折线、曲线、强烈地对比着,平衡着,表达了尽管耶稣置身于痛苦的深处,却仍然显得那么沉静而泰然的那种精神生命的力量和神性的深度
教宗说:“主基督为我们打开通往天上的道路,令我们在这个世界已经能够预先品尝神性的生活。”教宗最后和信友们回忆了他到法蒂玛朝圣的激动心情,他感谢童贞圣母玛利亚在他这次葡萄牙朝圣访问中给予他的慈爱护佑。
基督信徒则知道,人性尊严和人的使命的最高和完美表现是人格的神性化。人由于有建立关系的能力,便参与了天主的生活。
耶稣的神性“在与我们的苦难接触时闪耀发光,因为祂的心是怜悯的”。教宗强调,“向因自己的亲人死亡而痛苦的人投向怜悯的目光”,这很重要。耶稣以祂的怜悯消除了距离,走近这个失去儿子的妇人。
这样的一个耶稣已经变成为一个单纯的明智的导师,一个没有神性的普通人;再不然,就是把耶稣完全理想化,使他成为是童话中的人物”。然而耶稣究竟是谁?
这个异端把耶稣基督的神性消减到最低的限度。这在今天也有多种类似的现象”。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第一届大公会议,为讨论亚略异端的问题,当时年青的亚大纳削主教也参与。会议重申耶稣基督与天主圣父同性同体。
(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论圣名》)人的一生就是自身修炼的一生,要活出基督的神性。何谓神性?神性就是无穷性,是长了翅膀的生命,是人类的真我,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