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真的规定一个意义,也像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不过是死亡而已,因为在这世界里生存的一切都像尘土一样地被时间的气息渐渐吹走……就像在沙漠中脚印一下子就会被吹没了那样,时间也会抹掉我们存在的痕迹,仿佛我们的脚就从来没有踏过大地似的
总主教在弥撒讲道中邀请信友聆听天主圣言,跟随洗者若翰的芳表走三条道路:一条是沙漠之路,意即祈祷和反省之路;另一条是悔改之路,透过爱德与望德彻底改变我们的生命;最後一条是福传之路,因为基督徒不可以害怕宣讲基督
在种种因冲突造成的「文化和精神上的沙漠」,教宗也向东方亚述教会谈到他们「教会的发源地伊拉克和团体长期临在的伊朗交界处发生的强烈地震」。
在种种因冲突造成的「文化和精神上的沙漠」,教宗也向东方亚述教会谈到他们「教会的发源地伊拉克和团体长期临在的伊朗交界处发生的强烈地震」。
礼仪中,凌君慧分享时说,这次传教目的地是埃塞俄比亚的戈德(Gode),它位于索马里沙漠,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地方,她邀请信徒为当地人民及传教士祈祷。信友祷文环节,信众一起为传教工作祈祷。
如果你们两位在沙漠中旅行,其中一位被毒蛇咬了,另一位会见死不救吗……”达米盎神父一直在为麻风病人服务,直到他也得了病。神父在去世之前,仍旧对麻风病人在兹念兹,担心他们的权利受损。
这也是以色列子民在沙漠中的经验。“在走向自由的漫长道路上因为没有水,以民口渴难忍,向梅瑟和天主提出抗议。梅瑟按照天主的意愿,击石出水,这是天主伴随及眷顾祂的子民的标记”。
第二个挑战是目前我们所面对的现实,也就是:新的贫穷、新的前线、新的沙漠,在这些范围,我们能够以特殊的方式来使用传播媒体。另一个挑战是与新一代的人对话,也就是与青年对话。
说到底,科索沃是一个後建的实体;那里曾经生活着许多部落,他们从今天的伊拉克沙漠到科索沃沙漠丝毫不受阻拦。其它地区的情况同样如此。
教宗方济各引用教宗本笃十六世于二零零五年的话,指出「皈依」的必要性:「因为人心内在的沙漠也变得如此辽阔,所以世上的沙漠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