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的耶稣亭,山腰的圣母堂、若瑟堂皆是人满为患,川流不息来往不断的人群,使本来就狭窄的山道显得更加拥挤,特别是教友拜苦路的之形地段,简直被围得水泄不通,拜苦路团队往往要在等候20多分钟后,才能稍微向前移动
朝圣团一行在沈垭天主堂本堂龚贤华神父的热情陪同下,攀登了海拔600多米的十字山,并在山顶举行了感人的弥撒圣祭。返程途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年逾六旬的刘时珍阿姨素来患有关节炎,行前两天复发。
日在十字山朝圣地开启圣若瑟大殿圣门,又于13日在中华圣母山朝圣地开启圣母大殿慈悲圣门,来自各地的3000多名教友冒着雪雨,顶着寒风,与教区吴钦敬主教及近20位神父一道,朝拜苦路,诵念玫瑰经,踩着泥泞的山路,登上圣母山顶
马神父说,目前,教堂整体正在装修之中,但这并不影响其独特的魅力,整座教堂建在山顶之上,极目远眺风景宜人,让人心旷神怡,大家纷纷感叹每次朝圣都能收获满满,这也是禧年朝圣之旅的独特意义和价值所在。
这天傍晚,村头大喇叭里又开始揭发批判天主教反动罪行了,喇叭一响,快上会场,教友们胡乱吃上几口饭,全家老小就得赶紧往村头山顶会场跑。
身患类风湿的吴大姐,平日行走尚且困难,今日登山只稍稍休息了两次,就与大家一同到达山顶。76岁的严太婆左腿残疾,她拄着拐杖,拒绝搀扶,一直坚持爬到山顶。 接着,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距若瑟山不远的尖山。
谭家坪天主堂修建于1900年,石砌墙质,瓦顶式样为硬山顶,筒瓦覆盖。西北角是大门,整个建筑风格属于中西合璧式,这些建筑现仍旧保持原样。教堂主体是属于窑洞式的,他的特点是隔音、保温,冬暖夏凉。
凯西诺山位於罗马南方一百八十公里远的地方,山顶有闻名全球的圣本笃会母院。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青年一代正在消失吗?在动不安的时代关怀儿童与少年”。
站在山顶,环望四野,错落有致的村庄掩隐在绿树丛荫中,一块块庄稼像翠绿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袅袅的炊烟随着微风飘上蓝天。明镜般的黄旗海,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粼波。由南向北的霸王河,像一条彩带在胸前飘舞。
随后举行弥撒圣祭的玄义玫瑰圣母大堂位于山顶,上山的路旁设有十四处苦路,每到一处本堂刘神父、王修女、赵修女便率领众教友诵念经文,教友们一边向主祈祷,一边更深刻地体会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之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