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用中世纪神学家威廉·蒂里的话说:天主发现他的伟大从亚当开始便引起人的反抗;人感到自己的存在受到限制,他的自由遭到威胁。因此,天主选择了一条新路,变为一个婴儿,成了依赖他人的弱者,需要我们的爱。
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一文中表达了他对“忍耐”的理解,有个寓言,说一日有小鱼反对大鱼的歼灭同类,就对大鱼反抗,说“你为什么吃我?”大鱼说:“那么,请你试试看。我让你吃,你吃得下去么?”
「祂没有反抗,而是全心怀著奴仆的谦卑、忍耐和服从,单单凭借爱的力量」。天父支持著耶稣的服务,在苦难中支撑著祂的圣子。天主子爱我们到底、受苦到底,亲身经历了最沉痛的处境,即:背叛和舍弃。
「合理的反抗」是在要求建立一种国际团结模型,以承认并尊重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并维护控管机制,以免任何形式的屈服,同时也要关切最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进步情况。人人蒙召掌握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命运。
面对极度的痛苦考验时,耶稣以他的榜样教导我们克服软弱的方法是更热切的祈祷,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反抗。我们顺从天主上智的安排,天主必定回应我们的祈求,而他的回应必然高于我们的期待。
人心可以放纵邪恶情欲,能留意披着富有说服力外衣的有害诱惑,但也能反抗这一切。或许这可能很艰难,但人类是为真正成全他的善美而生,也能够实践这本领,使某些性情在他或她身上持久存在。
犯大罪是极卑微的受造物明知故意反抗伟大和至圣的造物主,是辜恩负义的子女违背天主慈父的意旨,弃绝他的恩爱。为此,犯罪者便丢失了天主性的生命以及一切过去所行的功劳。
天主没有创造罪恶,因为天主是充满爱的,但是天主创造人时赋予人自由意志,人会倾向罪恶,人反抗天主圣意的结果便是罪恶的出现,天主允许它留在世界上,但是它总是屈服于天主的旨意之下。
阿斯奎思说,天主教徒的反抗长达70余年,贯穿莎士比亚写作期。那时,他们已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秘密语言”。而这套“秘密语言”又在莎翁剧著中得到发扬。
奥斯定年青时具有反抗的个性,很令他的母亲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