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很容易失去的一份恩宠,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人性上的悲居;即使相信,但也未必信得隐固。当天主拒绝我们的祈求,或拒绝迎合我们的思想时,我们很容易会对天主生气。
信仰是超越对象的,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去年寒假期间,和在读大二的侄女兰兰一起聊信仰,感觉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孩子从小就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书卷气十足。据说她完整地看过圣经两遍,每年大瞻礼她都和同学们去教堂参与礼仪。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积极地带很多人去教堂,并依据他们的疑问为他们讲解很多有关信仰的问题,而有一些问题却是时常重复讲述的,有的则经常被问及,例如有些人说我们不必信教,只要自己努力便一样能获得成功?
沧州教堂仁爱行社服中心由本堂葛广利神父发起召集,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力所能及的提供服务,并不定期的进行居家探访,慰问重病及残障人士,为他们带去关爱与温暖。
“我不再”曾在梦中一掠而过,在信仰路上,它伴我一路走来,一路思索。社会工作曾让我受过冷遇,是仁爱的圣光照亮我心。我从此不再心冷,我从此不再压抑。如果连身边看得见的人都不爱,如何去爱看不见的天主?
同样,我们的信仰话语应是对基督奥迹的揭示或在言说中基督奥迹的临现,在言说中主礼与参礼达成生命沟通一起步入基督奥迹。然而,从我个人的经验发现,教友们的日常话语与礼仪信仰话语相差很远。
在639名得主中,不信仰宗教或宗教信仰淡漠者共21人。他们主要是来自前苏联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信仰各种宗教的有618人。
这次会议是受波兰主教团主席,天主教欧洲主教团委员会副主席普热梅希尔的总主教约瑟夫·米哈利克之邀,一同探讨变化中的欧洲的信仰与虔诚。欧洲的新基督教运动,是挑战还是机遇?
我认为信仰出自内心,在基督内我找到了新的自我,是耶稣基督救了我,才使我有了美好的今天和明天。有了信仰的人,才能得到救赎,感受到了天主的宏恩,生命才能活的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