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书早就有明训:“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1∶7)一个人还没有对你有好感,你强求,这只能把他(她)吓跑。试想一个人还在沉睡,你无聊地把人惊醒,对方会有何感受?
通常人们只看到花朵开谢乃至人生聚散、成败得失等现象,因而追悔过去或幻想未来;而随着基督启示的目光,我却能从花开花谢开始,透视现象背后“虚而又虚,万事皆虚”(训:1:2)的真理,反观自心,找到生命真正的依归
这几天我感应到个案、小组、大组、老师、初学者、复训者的不同动力,老师讲的每个知识点、每一层次、每一步骤的动力,他们都在跳跃、流动、交织,是立体的,那么美,让人舒畅,这是一门艺术。
圣经训示人要“以心神和真理(若4:24)的敬礼,相聚在一起成为“活石”,为建一座“属神的殿宇”(伯前2:4-5)。耶稣复活的身体就是属神的殿宇,从他那里涌出生命活水的泉源。“你们到我跟前来吧!”
该书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出隐士的名字,这些隐士的训言则置于不同的主题内,例如:谦卑、服从、仁爱、不判断等。这些男女隐修士的生活经騐成为后世独身奉献生活的滥觞。
之后,孝母堂区仁爱团的五位教友在李柏林会长的带领下,冒雨赶往三原教区大训堡圣安多尼堂区,为身体多病的苏神父送上了猕猴桃等慰问品,他们特别感恩昔日在学习中信仰的提升和自己生命的改变,苏神父热情地接待了教友一行
(训6:12)“人生实如泡影,只是白白操劳,他们所有积蓄不知谁来得到。”(咏39:7)为此,多数人一生中对生活的感受,是苦痛多于快乐。
隔了一会儿他压低声音轻轻告诉我,妈妈,我这次如果活着回去,我以后就去当神父把大爱献给更多的人……时光飞逝疫情开始啦,疫情开始时浩铭回堂弟家,我要求他们兄弟三人每天坚持大声朗读德训篇、箴言每日一章,孩子逐渐长大
(《救主的使命》通谕,第11号)既然如此,一个基督徒又怎么能够同时相信基督,相信天主对自己及一切人的爱,而不去传播福音呢?
基督徒团体如果藉著祈祷使圣召蓬勃发展,确实只会使我们「对天主的眷顾怀有更大的信心与希望」(《爱德的圣事劝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