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教博物馆陈列各国文物,目的为表达不同文化间的对话,这也正是圣座所竭力推动的,圣座的努力包括收集各大洲数以千计的文物在内。
圣座与伊朗共同发起的这项会议很重要,教会与政治机构的对话也同样重要。塔格莱枢机对此表示:圣座与政治机构对话的确很重要,但圣座在对话中并非担任政治角色,而是作为良知的声音。
1632年,加利略写了一本《关於世界两大体系对话》的书,再次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论,即太阳为宇宙的中心,因此受到教会判决。
教会在国际社会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要求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推动人类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藉此成为一个鼓励建设和平的管道。
教宗表示,共同培养一种有益於人类家庭的相遇和对话文化需要的不仅是宽容。它也激励我们伸出双手,以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态度建设一种包含差异的合一,并且不把差异看作威胁,而是增益和成长的潜在来源。
最近芬兰信义会-天主教神学对话委员会发表一份文件,题为成长中的共融:关於教会、感恩祭和牧职的宣言,其中包括某些我们应该在大公对话中继续推进的重要议题。
因此,弥撒讲道应再一次回到主和祂的子民已经建立的对话上(《福音的喜乐》劝谕,137号),好能在生活中实现这对话。
教宗勉励这3个非洲国家的主教们:“在你们为和平的服务中要继续促进与其它宗教对话,更要与伊斯兰教对话,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容忍、不正义和压制行为。”教宗又指出“对话与共融该当是地方教会应有的气氛。”
关于这位20世纪下半叶首屈一指的人物,“埃利奥·托亚夫,犹太人在义大利生活的一个世纪”一书的编辑福阿(AnnaFoa)教授向本台谈到托亚夫大经师对犹太人与天主教徒间对话的贡献,说:“托亚夫大经师经历由对话带来转变的各个阶段
天主教会与东方亚述教会的正式神学对话于一九八四年开始,并于一九九四年发表了基督论的联合声明,承认天主教徒和亚述礼信徒共同分享在基督内的信仰。现在,这一友好的神学对话继续围绕教会圣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