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圣咏集》(130:3-4)上也有云:“上主,你若细察人的罪辜,我主,又有谁还能站得住?然而你一向宽恕为怀。”主内的弟兄姊妹们,我们的恩典属于谁呢?
我上前劝说“要领主的圣体了,好好准备自己的心灵,后悔自己的罪,再次发信望爱三德,不要讲话了”,他们却理直气壮地说“不就是领圣体吗?”听了真让人难过。
洗者若翰为耶稣付洗,他宣讲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他是耶稣的第一位见证,指耶稣为“天主子,人类的救主”。
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
伯多禄做了件引起“公愤”的事,即向科尔乃略全家人“宣讲被钉十字架且死而复活的基督,以及凡信祂的人都能得到罪的宽恕”,他最后又以耶稣的名为他们付洗。教宗说,在宗徒们中间“这样的事首次发生”。
相反地,天主来不是为判人的罪,而是宽恕。”教宗接著表示,天主忘却罪人的丑行,宽恕我们的罪过。祂只要求我们“也这么作,并学会宽恕”。教宗说:“耶稣的慷慨教导我们,为进天国,我们必须宽恕。
天主许诺过:「你们的罪虽似朱红,将变成雪一样的洁白。」(参阅:依一18)为此,教宗疾呼:「天主能改变我们,祂能改变人心,但我们必须迈出第一步,即:回家。」换句话说,就是回到天父的身边。
按照宗座大赦所指定的不同方式,信友在灵魂脱离任何罪的情况下可获得全大赦:首先,诵念天主经并默想至少30分钟,或是至少避静一天,在避静中要以圣若瑟为默想主题;其二,以圣若瑟为榜样,实行一件或神或形慈悲善工可获得大赦
天主如此战胜世界的邪恶:祂屈尊就卑并承担罪。这也是我们扶助他人的方式:不要判断、不要指使做什么,而是接近他人、感同身受,并分享天主的爱”。耶稣的屈尊就卑使天开了,显示了三位一体。
这些人员必须证明自己既没有在梵蒂冈或其它国家被定过罪,也没有接受过司法赦免或大赦,更没有因法律追溯期失效而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