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回顾了耶稣复活的50天后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宗徒大事录》记载,宗徒们与童贞圣母玛利亚聚集在最后晚餐厅,因为复活主「吩咐他们,在领受由高天而来的圣神恩典之前都要留在城内」。
圣座福音传播部代理部长、禧年筹备人菲西凯拉(RinoFisichella)总主教也在现场,当天的参礼者超过2800人。喜乐与希望哈维枢机从圣门的开启出发,展开他的讲道。
大家以学习的方式,欢度复活庆期,感悟救主复活的奥迹和意义。学习中,神长教友们通读了文告全文,分享了学习体会和感受。本堂神父魏微说,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复活节是教会及全人类永恒的青春活力。
创9:8-15,咏25:4-9;伯前3:18-22;谷1:12-15四旬期是帮助我们准备自己参与庆祝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喜乐的恩宠时期。
作为曾站在师傅十字架下的陪伴者之一,玛利亚•玛大肋纳的真实身份是有记录可查到的第一位目击主复活并最早将该消息告诉门徒的证人。
现在,中国教会在天上又多了一位面对面向天主恳求的代祷者。愿仁慈的天主早日赐给我们包括苏神父在内的无数人士的美好愿望:愿中国教会早日同心合一,愈显主荣。(作者为上海教区光启社副总编辑)
这两位圣人分别是方济各·德拉瓦尔主教和吴苏乐会修女降生成人的玛利亚,二人均为17世纪法兰西的传教士和福传者,被视为魁北克教会的创始人,今年4月3日被列入圣人名册。
教宗特别指出,所有基督徒都蒙召去接受天主赋予我们在世上服事祂的使命,这使命是通过所有度奉献生活者、神职人员、度婚姻生活者,或是独身者而实现的。
这里用了强烈的奥迹神学语言(Mystagogy):洗礼是与基督共融的圣事,是“与祂同死同复活”(参罗6:3-4)。这种语言源于早期教会的洗礼仪式,候洗者往往浸入水中象征死亡,出来象征复活。
从圣周四耶稣最后的晚餐纪念、圣周五耶稣受难、圣周六望复活,在万州主城区的三大教堂圣母无原罪堂、圣心堂、真原堂,有着许许多多的感人镜头,呈现如下:真原堂耶稣最后的晚餐纪念效法耶稣,董神父为教友洗脚举行圣体迁供圣事圣母无原罪堂耶稣受难耶稣受难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