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宪章中说:一切礼仪行为,因为是基督司祭,及祂的身体——教会的工程,就是最卓越的神圣行为,教会的任何其它行为,都不能以同等名义,和礼仪的效用相比(7号)。
这是司祭厄里建议给小撒慕尔的祈祷。若他再听到上主的呼唤,应答道:‘请上主发言,祢的仆人在此静听’。
一名瘸子痊癒後,若望和伯多禄被带到公议会,司祭们禁止他们提及耶稣这个名字和祂的复活,但他们却勇气十足地坦白答道:『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宗四20)。这就是宣讲。
在耶稣的时代,许多人不承认祂,例如:法学士、司祭长、经师、撒杜塞人、某些法利塞人。不仅如此,他们还迫害耶稣,把祂杀死。我们应该自问:我愿意认识耶稣吗?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效法福音比喻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而非那两个不顾垂死伤患的司祭和肋未人(参阅:路十30-37)。「上主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有提供救援的义务,但他们两人却绕开伤患,没有停下脚步」。
他们发现在男性的权力游戏中,司祭长和比拉多之间的同谋被一个细弱的女人的声音打破了。比拉多的妻子只能藉着一个使者把讯息传到比拉多那里去,因为当男人玩他们的政治游戏时,女人是不准接近的。
当耶稣在橄榄园被捕的时候,伯多禄拔出剑就把大司祭的一个仆人的耳朵削下来,耶稣不得不制止他:把剑收入鞘内!父赐给我的杯,我岂能不喝吗?(若18:11)伯多禄愿意按照他自己的主意去做,我觉得这样好。
我们再看主所爱的这个门徒,当耶稣被抓的时候,其他的门徒都跑散了,他没有拔出剑来,要去跟别人打斗,却默默地跟随在后面,一直跟随到大司祭的岳父的庭院里面,他一直陪伴着耶稣。
可是,他还是软弱的,在大司祭的庭院里,他三次否认了耶稣,一次比一次决绝,恨不得撇清与耶稣所有的关系。
10月5日清晨,瞻礼当日由周至教区吴若瑟主教主礼,崔先锋神父、任维彪神父、范宏斌神父共祭,举行了隆重的弥撒礼仪。主教在弥撒讲道当中给了青年人极大的鼓舞和自信,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天主工作广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