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从这段福音谈起,强调天主没有魔术般地消除恶,却接近受苦的人,让人在痛苦中得到转变。
教宗最後总结道,我们众人都是可怜的罪人,需要天主的慈悲,让天主转变我们,重新给予我们希望。天主赠送给明白了这基本真理的人一个世界上最美的使命,即爱弟兄姐妹,宣讲天主不拒绝任何人的慈悲。
如果说保禄宗徒“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常常十分严厉”,那是因为,“天主大爱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考验,要求我们转变、变得更加完美”。为此,“你们不要害怕。诚然,你们会遇到抵制福音信息的。
据她介绍,精神信仰带来生活的意义,让人们感受到互助与安慰,与他人建立联系,为一个人的转变创造机会。艾尔特梅尔称,根据人们承担的角色不同,他们利用宗教的方式也不同。
上主,我们渴望与祢相遇,因为祢的圣言能唤醒希望、激发心灵,给我们开启转变和皈依之路。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处在了转变期间的激烈思想斗争阶段。我们国内的老一代神长与青年人,包括普通教友们在内都感受到了时代的挑战,嗅到了梵二的时代气息。
我认为这是需要好好省思的另一个因素,甚至是让我们有些许转变的因素。”
教宗解释道,《天主教教理》描述祈祷产生心灵的转变时,引述亚尔斯本堂的话:“默观是以耶稣为焦点的信德的凝视。‘我望着祂,祂望着我’,这句话是一位在圣体柜前祈祷的亚尔斯农民向其本堂说的。”
教宗解释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观有所转变,因此人们对于主日、空间的观念也起了变化,随之发生改变的是生活方式、团体观、家庭观和地域联系等等」。
教宗对信赖天主进行了省思,指出为增进这种信赖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内心转变,通过苦难的磨练,以致懂得在静默中等待”,怀有信赖的耐心和温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