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所以可能,因为天主的爱不是一种泛泛抽象的原理,而是圣神在人内心深处通传的有位格和具体的根源。
教宗说:教会越是忠于圣神,就越能学习不去驯服圣神,而是毫不畏惧地接纳祂,同时认真分辨祂的新事物。圣神是万古常新的,永远是。我们必须对祂习惯。这清新让我们更深刻、明了地理解事物,改变我们许多的习惯。
犹太教徒与基督徒的关系不涉及宣教,而是对话。
教宗表明,《天主经》虽然简短,却大胆而直接,因为耶稣没有教导‘讨好’上主的祈祷,而是邀请我们向祂求恩,推翻敬畏和恐惧的障碍。
教宗强调,这一福音事件凸显了民众的作用,在这里民众不仅是场景中的背景,而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浸入水里之前,基督首先浸入在人群中,摄取了人性,分享了人除了罪以外的一切。
(梵蒂冈新闻网)「奉献生活并非苟延残喘,而是新的生命。那是上主与子民的鲜活相遇,是每日尽忠服从的召叫」。教宗方济各2月2日献耶稣于圣殿庆日傍晚在圣伯多禄大殿为奉献生活者主持弥撒时如此表示。
这些话肯定不是威胁,而是喜乐的宣讲,一条喜悦的讯息。耶稣并不劝人改教,祂无意播种对天主审判临头的恐惧,或对所犯罪行的内疚感,而是带来救恩的好消息。
“懂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而是他们生活里的人。”“懂得把自己和别人攀比是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总是有余。”“懂得富有的人不是他的财产最多,而是他对生活的要求最少。”
正如我们人要舍弃自己的意愿来承行天主的旨意,这样我们才不是昨日的我,而是圣善的基督徒了。天主的教导和精神,都在圣经里面藏着。
四旬期其实并不拘泥于四十天之数,而是把四十天斋期与准备复活庆典相连。这期间,不单只效法并纪念耶稣旷野守斋祈祷,对抗诱惑,而也应该准备身心善度复活佳节,以纪念基督逾越死亡,光荣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