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应有如一架必须行走,好能找到自我平衡的自行车,换言之,应在当今时代和各个时代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圣座及时促使各部会「适应当今时代的情况及普世教会的需要」,「尤其念及平信徒、家庭和生命,愿意为它们提供支持和帮助,使它们在当今时代积极地为福音作见证,传达救主的仁慈」。
他说,同道偕行“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有助于面对“我们当前的处境”,是对“我们时代的挑战和当前辩论的回应,这些辩论会使这个国家分裂,且在教会内也有回响。
他解释道,在时代的每个阶段中,"当人类状况的情景满是新的经验和从未有过的疑问时","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文化上记忆的累积有助于面对这些问题。
“生长在信息时代的你们,心中也会浮现各时代都有的重大疑问:我们从哪里来?一切的根源是什么?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然后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连弱小无助的人也受苦?
而在这个高科技、数字化的时代,没有计算机、摄像机,堂区的福传工作又如何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怎么快速向前推进?更何况神父只不过是这些固定资产的管理者,并不是拥有者。
司铎必需会读出时代的记号,来回答人们的询问。只有圣神能够教导我们读时代的记号。
12年过后,2003年3月的冲突标志了萨达姆‧侯赛因(SaddamHussein)时代的终结,在随之而来的十年内,伊斯兰恐怖主义窜起。
第三个千禧年是亚洲福传的时代,我们欣慰地看到在中国已经不再把基督的生日看作洋节,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节日,都分享着耶稣降生所带来的喜悦,虽然大部分人只听闻耶稣其名而不知耶稣是何许人。
你们要协助教会使教会的合一、所有地方和所有时代的共融和天地间信仰上的共融永远保持喜悦。令初期信徒团体立即懂得的是,他们只有在掰饼的时候才感觉到是一个信徒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