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ocentrism)才能帮助人类修复和大自然的关系,也能活出身心灵合一的健康生命状态。
最后,这停不了的提问流程,证明人类不断追寻真理,多少也意味着为自己生命带来意义和希望。其实,不论男女都不满于表面意见,及含糊不清的交往─毕竟人们都在追寻真理。
1、万物都有一个结局在今天庆祝教会礼仪年最后的一个主日时,我们要明白,首先,每个人在现世的生命都有一个结束之日。
教宗表示,对家庭有损害的政策使人的尊严和人类未来受到威胁。那些不但允许,甚至有时为了利益关系或有争议的医疗理由,赞成堕胎的政策与青年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驰。
《圣经》是整个福传的核心,传的是物质与精神,肉身与灵魂,今生与来世,天上与地下并重的生命。
那情景,让我全然没有生离死别的哀伤,反而让我感受到一种走向生命归属的壮美。直到后来走进教堂,成为一名基督徒,斗胆问了神父怎么会有那么一种让人震憾的表情,他微笑道:“这是天主赋予我的责任和使命”。
生,来自“偶然”死,却是“必然”“偶然”是“有限”“必然”是“无限”一滴水如想不干涸最好的办法是滴入海洋“时间”无头又无尾“空间”无边又无际从“个人”到“人类”乃至我们居住的地球……所占据的时空都十分有限因而我们所知也都十分有限我们不知道的领域却是无限对于
按旧约记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厄娃于受造之时,除具有人性,还分享天主的超性生命,能直接与天主沟通。生活在乐园中无忧无愁。
于今想来,耶稣基督代表着“道路、真理和生命”。我对他的呼唤和向往,说到底,就是自己对“道路、真理和生命”的呼唤和向往。我接着想,黎明前的夜色是最黑暗的。
一路上还有领队神父、修女的不断询问与关心,团队中两位医生的时刻嘱咐,上海的姐妹送她不忌口的食物,同室姐妹的悉心照顾、为她拎包等等,那一幕幕已经不仅仅是心灵的感触,更是一种生命的感动,并使人真正懂得了朝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