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分担人的痛苦,一遇到受苦的人,祂的内心就涌出慈悲之情,这是基督信仰特有的态度。耶稣的心体现并彰显出天主的心,哪里有受苦的男人或女人,耶稣就前去,让他获得痊癒、自由和满盈的生命。
因为在我的身边常常会遇到类似之事,让人感到心寒,何况在天之父呢!到底我们应该做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热心教友、好教友呢?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怎样生活呢?常常会听神父在主日讲道中提到这些问题。
教宗解释说,接纳天主的礼物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把自己当作无偿礼物赠予那些我们在各自的路上遇到的人。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在圣诞节相互赠送礼物。
耶稣进入外邦人境地,遇到一位外邦女性的哀求,因此之故,耶稣抛出了民族性议题,应先让儿女们吃饱了,因为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谷7:27)。
如此一来,这两个年轻人从遇到两位长者的经历中认识到他们自己,而两位长者在他们的暮年也终於迎来了耶稣,他们生命的意义。今天,奉献生活者的旅程也都始于与上主的相遇。教宗指出,我们必须牢记这相遇。
特别在今天这个乱象丛生、信仰被日渐淡化的年代里,基督徒的家庭信仰生活也遇到了无数新的挑战和困惑。
当光启服务中心的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我都会请教金主教,从他的指导中,感受到老主教的睿智。
她将二者融合为一,总是以基督为中心,在遇到的每个人身上看见基督,完全落实存留在基督内这句话。阿马托枢机对此强调:加辣修女的芳表和教导至今仍鲜活地留在她姊妹们的心中。
我曾多次遇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行动不便,不能上教堂参与弥撒,但他们仍然每天念早晚课、玫瑰经,一天不落。
爱,是整个世界与人类都在追求与渴望的,每天听到很多,遇到很多。从一出生便拥有父母之爱,少年时期拥有友谊之爱。青年时期还渴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男女之爱。为什么我们渴望爱与被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