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艰苦的处境中,杨神父从未怨天尤人,而将这一切皆视作天主的圣意,视作天主对他忠贞的考验,要他完成的特殊使命;在极艰难的岁月,他始终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地忠于基督忠于教会。
耶稣所表达的是与我们为伍,同情我们在皈依、放弃自私和远离罪恶时的艰难,为告诉我们,若我们在生活上接纳祂,祂就能够挽救我们,将我们引向天父面前。
救赎给了我们,意味着我们获得了希望,由于希望我们可以面对现在,即使是现在是艰难的,假如他导向一个目标,就值得我们每天去努力接受和度过的。
这是今天清晨弥撒圣祭讲道中,教宗方济各结合读经和福音阐述的核心内容,指出了"面对冲突、艰难局势下可能有的四种态度"--行动迟缓、留恋、害怕、求助于上主和神圣的恩宠。
如此一来,我们的艰难和失败也都找到了意义。我们的罪过也在天主的爱内找到了意义,因为天主的爱始终宽恕我们。祂如此爱我们,永远宽恕我们。
确保世界经济"在能够使全人类享有有尊严生活的条件下"真正发展,"从老人到尚在母亲胎中的孩子,这不仅仅是指出二十国集团成员的公民,而是地球上的每一员,包括那些处于最艰难境地中或者最边远地区的人们
想想那些处境艰难的母亲和父亲;想想那些向所遇之人传达宁静心态的病人,甚至是重病患者。这些人正是因着他们的信德才不炫耀自己的所做作为。
在艰难、考验和黑暗的时刻,我们是否将她看作信赖天主的典范呢? 对教会而言,圣母为什么是爱德活生生的典范呢?关于这一点,教宗强调了圣母对她表姐依撒伯尔的热情帮助和照顾。
您认为他在这些艰难的处境中秉持怎样的态度呢? 答:圣伯多禄‧法伯尔始终是个修和与和平的人。他虽然很苦恼基督新教的问题,但他不认为新教徒对天主教会是个攻击,而认为这是人们面对信仰时的无知。
他们的处境,悲惨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的妻子出于同病相怜的爱心,经常前去探望安慰,并力所能及地送去一些物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