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羔羊的爱胜过罪恶和死亡,这是真正的喜讯,我们必须一同把它传给当今迷失的人」,以及还不认识耶稣善牧的人。
藉着祂的死亡和复活,基督从我们的罪恶中拯救了我们,赋予我们新生命:基督怎样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罗六4)。复活的基督是我们日後复活的起因与根源。
当天的弥撒集祷经向上主呼求说:「求祢施展神能,大力援救我们,并以祢的仁慈恢复我们因罪恶而失掉的恩宠。」教宗由此展开弥撒讲道,谈论经常阻碍基督徒在生活中前行的各种抗拒,并将之分门别类,加以解释。
听耶稣说这些事是很难接受的,但是祂如此说了,祂既然这样说那就是真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世人的一切罪恶,连所说的任何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我们知道上主宽恕一切,只要我们敞开一点点自己的心扉。
修和圣事正是教会宣讲天主慈悲的绝佳途径,藉此证明天主慈悲比罪恶更强而有力。因此,需要让圣事的施行者接受适当的培育,好让任何一个走近告解亭的人都能真实地体验到天主的慈悲大爱。
是天主的爱,天主的慈悲的使过去的逾越节演变成今天的复活节,不同的是犹太人过逾越节是纪念梅瑟带领以民过谷,摆脱法郎的压迫和剥削,而今天的复活节是耶稣基督的死带领我们摆脱死亡和罪恶的枷锁,逾越节羔羊是除免世罪羔羊的一个预象
天主在内心不断召叫我们离开、离开,从罪恶里出来吧!他的话带着恩宠、带着权柄和永恒的力量,魔鬼在天主面前是无能的,有天主在,不用怕魔鬼。
这很正常,因为世界铭刻着罪恶的痕迹,透过不同形式的自私和不义表现出来。跟随基督的人是在反向而行。这不是出於好斗,而是为了忠於天国的逻辑,即希望的逻辑,体现在以耶稣的教导为依据的生活作风上。
这是慈悲与罪恶的搏斗。耶稣的爱能够进入那人心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知道自己不被任何人所爱,甚至被轻视。正是这个罪人的意识开启了与耶稣慈悲相遇的门。为此,他舍弃一切,跟随了耶稣。
然而,对于罪的载体——罪人,却不能跟罪恶相提并论。我们的教会教育我们对罪人当有同情心,要为他们祈祷,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悔改,让他们重新做人,而不能一味排斥,歧视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