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的这个故事,曾使教内教外的人都受到过震动。十多年前,市区召开过一次有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在处决犯人的囚车上,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忽闪着一对大眼睛,张望着围观的人群,大概是想最后看一眼他的父母。
有这样一个故事:久居河北边的一只青蛙,对自己的走路方式极为不满,四条腿一蹦一跳的多难看!看那些人,两腿直立行走,又高级又潇洒,要是自己也能像人那样走路该有多幸福啊!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神父拿着教会急需用的钱在大街上遇见了匪徒,钱全部被抢去了。当神父回到教会后,大家都围过来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可神父却说要找个地方静下来祈祷。
有些人看圣经只停留于过去,把它当小说、故事看,看完后就一放了之;而另一些人看圣经,只为现在,在圣经中找依据、找证据,为自己的理论取证,为自己的行为解脱,把自己的理想天主化,把天主的思想个人化,从来不管天主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天主造人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每个人都是不可重复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经过努力才可以得到的礼物。
《最后的晚餐》画中故事取材于《圣经》,内容是耶稣预知他将遭逮捕并被处死,在和他的几个门徒共进最后那一次晚餐时,说道:“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话像炸弹一样,在门徒中引起了种种反应。
经过连续“索阅”信友的精神食粮——“信德”,不断品读各种福音故事、福传事迹,知道了祈祷带来的神妙奇效,让我的信仰生活受益匪浅!
每位吸毒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他们应得到倾听、理解和关爱;如有可能,他们也应得到医治和净化。
有个故事讲的好,一个和尚抱着一块石头在菜市场的价值是20元钱;在博物馆的价值是2000元钱;在考古学者眼里的价值是20万。看我们如何如何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让天主使用,提升自己的信仰价值。
博物馆策划人表示,访客游览全馆需要七十二小时,这包括细读每件艺术品介绍、看完所有录像带、听每一首歌并参与每项互动体验,当中包括一个百老汇式歌剧《奇异恩典》,歌剧是关于作曲者牛顿和圣经如何啓发解放黑奴运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