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旬节那一天,曾是有分裂和相互排斥的地方,出现了团结和彼此了解。 藉着圣神,教会成为在真理中合一共融的地方。
这位匝凯是迷失了的羊,遭人轻视和排斥,因为他是个税吏,是可憎的罗马占领者的朋友,是贼,是剥削者。匝凯因自己的坏名声,遭到人们的阻止,不让他接近耶稣。但他没有放弃,爬上一棵树,要看看从那里经过的耶稣。
但是,维也纳的总主教认为“达尔文的进化阶段同雅各布伯的梯子并不相互排斥”。现代化社会为何对进化论者和主张创造的人之间不那么容易的科学和文化辩论那么着迷呢?
但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他们的痴,他们以为的危险、恐惧、焦虑、绝望、别人的闲话、排斥等等,其实并不存在,这些都只是他们的妄念。他们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一无所有,更不是笨蛋、失败者或是罪犯。
教宗说:当我们想要与众不同,当我们组建阵营和党派,当我们固执於排斥的态度,当我们自我封闭於自身的特殊性,认为自己最优秀或总有道理时,就会出现没有合一的差异。
教宗表明,如同圣母玛利亚那样,基督的门徒必须互相照顾,明认耶稣向众人敞开祂的心,不排斥任何人。教会在两千年的历史中,透过惠及病人的极其丰富的创举,具体实现了这个面向需要帮助的人和病人的母性圣召。
这个社会总是排斥最弱小的人,只关注有价值或符合效率与收益标准的人。教宗也勉励道,我们要承认合理的技术限度,关注那有时候难以表达的对灵性和宗教协助的渴望。对教会而言,耶稣以特殊方式临在病人身上。
天主的梦想是合一,因此家庭蒙召使世界成为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人是孤独的、不受欢迎的或受排斥的。尽管家庭今天遇到诸多困难,面对几乎成为时尚的离婚泛滥,但我们要牢记合一与携手知难而进的重要性。
但是对那些为正统社会所排斥、被斥之为“罪人”的人们,耶稣的态度却充满慈悲和理解(参阅诸如:谷2:15-17,路7:36-50)。
当天主的旨意在地上被奉行,地上就变成天上了;当天主的旨意在地上被排斥,那就纯然是“地上”,是“天上”的对立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祈求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的缘故——就是说人间变“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