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不懂汉语的孔汉思教授无法判断我的翻译水平,他喜欢的“汉思”二字倒是个不错的理由,正好可以对“大汉学”和“新汉学”有所说明、以正视听。
这位德国耶稣会士懂得取得平衡,喜欢轻松诙谐地自嘲,同时具备卓越的调解能力,以清晰的见解探讨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教宗保禄六世在他1973年的四旬期文告中强调了这一点,邀请我们聆听先知依撒意亚的敦促:“这不是我所喜欢的斋戒吗?
按其逻辑推断,似乎谁越穷就越光荣,谁穷,天主才会喜欢谁,这种把“贫穷”和“神贫”混为一谈的错误观念不予以更正,对于树立教友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对于光荣天主光荣教会以及福传都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在讲授时侧重于礼仪、圣事、祈祷、家庭伦理、圣经与生活等方面,并在宣讲中大量使用见证和喻道故事,不仅让老人们听得懂,而且要让他们喜欢听,记得住。
与他在一起生活的人,都很喜欢唤他“甘仔”神父,他也非常高兴别人这样称呼他。再见米兰 甘铎早已立下心志去中国。倒是七十年代初还没有神父可以直接从意大利去中国,大家建议他不如先到香港去。
癞病人首先寻求的是耶稣的意愿,耶稣喜欢不喜欢。其次才说出自己所求的愿望。这样祈祷的效果是什么?让耶稣动心了,“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
他一向喜欢占便宜,所以对矮小的乞丐说:“我这条面包跟你换好吗?”他没说理由,瘦小的乞丐也没有问,心里想着:“这应该也是主的安排!”就跟他换了。
比如:在教堂里,安排什么人去台上辅祭,什么人去读经,什么人献圣体,似乎都是教堂里的负责人说了算,他喜欢谁就叫谁去。另外我也感到这些老教友之间互相也闹矛盾。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