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第二个境界是以所爱的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爱的成熟阶段。在圣经里面,多次讲到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最后晚餐的时候,他靠在主的胸前,听着主的心跳,听着主的话语。
天主是如此伟大,他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时间,他认识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认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的召叫都是个人的。上主天主召叫我,认识我,等待我的回答。
我怕冰冷的手术钳来将我绞碎,我怕生拉硬扯被拖离你的身体。我怕你的血和我的血一齐涌流,我怕还未能哭一声就失去生命。未见妈妈便离去最痛苦,妈妈常愧对孩儿最痛苦。被最爱的人伤害最痛苦,伤害自己的骨肉最痛苦。
耶稣叫群众和门徒们前来,他说:“那愿意追随我的人,就该舍弃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我走。因为凡想救他自己生命的人,反而会丧失生命;但那为我和福音而奉献生命的,必会获得生命。
首先是教育性质的,爲让人们知道卡洛·沃伊蒂瓦在其一生中与犹太人之间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从他的童年到当选教宗。第二个目的是爲了纪念这位教宗,纪念他爲改善两个信仰团体的关系所做的重要努力。
祖母经常在吃饭时讲几句有关信仰与人生的话语:饭前求主赏赐可口饭菜、求天主使庄稼丰收;求妈妈做的好吃一点、求大家互相谦让一点;饭后感谢主的恩赐、感谢妈妈的辛苦、感谢家人的谦让、感谢一切为了吃饭而做出劳苦的人们
眼前,他们维护着那些最早的教父、使徒和殉难者们所维护的天主的真理的纯洁性,庄严而纯正地保存着基督的形象,以备一旦需要,就把它显示在尘世的动荡不定的信念之前。这是一种伟大的思想。
但是被邀请的人,往往找一些借口,拒绝参加教会的筵席。从耶稣的比喻中,他把拒绝宴会的人,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人,只顾他的田地,就是太关心他的财产。我国有一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教宗方济各以这段文字作为他的第一个宗座劝谕《福音的喜乐》的开场白,这篇劝谕旨在阐明教宗方济各对于现代教会的具体想法。
他贬抑自己的天主性,来迁就我们卑微的人性;他不是西方人的专属,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他的下降,是为了使我们上升;圣诞所要揭幕的实在是天主与人的神圣交换:天主取了我们人性,为的是让我们分享他的天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