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我们有罪的人类应该先到天主面前低头认罪,求他宽恕,但是在我们还没有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已经主动为我们承担起我们的罪过,主动为我们的罪过用自己的苦难做了赎罪之祭。
教会要求尊重每个人的生命和宗教自由。对生命每个层次阶段的权利的尊重确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即生命乃是一个恩赐,生命的主体对生命不能完全支配。
信仰与爱:爱是人类的一种伟大情感,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柏拉图说:“没有爱就没有生命”,佛罗姆说:“爱是生命的源泉”。但关于支持爱实现的力量和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国际明爱会5月23日至28日在罗马举行第21届大会,主题是:“一个人类大家庭,一个共同家园”,从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汲取灵感。
帕利亚总主教(梵蒂冈新闻网)宗座生命科学院7月22日发表新文件,题名为《疫情全球大流行时代下的人类团体,有关重生的不合时宜省思》。
他的复活带给人类希望,使玛达肋纳不再沉溺于痛苦的深渊。他让所有愿意寻找幸福的人不会失望,他的复活让伯多禄不再整天生活在自责的黑暗中,去寻找耶稣必会拨开乌云见太阳。
教宗表示:“但愿这个纪念日促使各有关国家越来越能意识到极有必要保护武装冲突受害者的生命和尊严。”教宗也强调这些国际法规的重要性,该当予以遵守。
修道之人何尝不想练就超凡脱俗之境,让自己的内心无一丝一毫的杂念,全心随从主的宠召,“引诱”自己到哪就喜乐于哪,完全甘心的服从,有如杨花一般去享受生命变化中的美好时光,急风之所急,缓风之所示,那种天人合一之境难道不是我们所羡慕的吗
教宗对此表示,这段叙述令人震惊,乃至天主到了心中悲痛、决意消灭人类的地步。这个意念甚至与祂的慈悲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真的实现,以后就不再有堕落、暴力和不义的受害者了。
———谈谈妇女福传原以为现今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幸福,然而紧张奋斗的结果却是人性的冷漠、生命的枯萎和自我的迷失。面对迷茫彷徨的芸芸众生,福传在今日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