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的各种因素不利于「共享教会的生活」。从一方面来说,「难以说服人听取堂区信友的建议,并懂得分享构想和倡议」;就另一方面而言,也「很难找到受过培育、热心投入,又渴望带给团体积极贡献的平信徒」。
那时的我当时即刻反应乃“我坚信天主至公至义”,无意之中我却很害怕,我头脑里的天主像是一位“严父”,幸亏后来随着读圣经以及祈祷,我心里的天主肖像逐步有所改变,我开始明白如玛6:24-34所说,天主圣父、创造万物之主希望我们体会祂如何渴望和我们分享创造之美
她指出,祈祷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行动”,因为“生活和祈祷不可分离的”。除了以默观祈祷为基础的使徒工作外,修女们还利用生态实践来改变他们的环境。
教宗对这个主题表示赞赏,并表示“着眼于本质,这有助于我们掌握自己的生活,以之作为爱、慈悲和怜悯的器皿,成为祝福近人的记号”。
教宗勉励众人不把慈悲只当作美好的理论,而要把慈悲落实在每日的生活中,使生命成为一项参与和分享。教宗说,贫困使我们更加亲近上主,因为祂以穷人的身份来到我们中间。
信仰交流学习班上,门徒班学员从自身的改变开始分享,剖析自己灵性生命的改变。内在的改变带领外在的行动,在实际行动中得到家人、教友、朋友的认可与称赞。从分享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他们内在的平安、喜乐与激情。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16日下午在圣地牙哥主教座堂喜悦会见了智利教会的司铎、男女会士、度奉献生活者和修生。教宗勉励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和限度,从沮丧者变为服务沮丧者的牧人。
有很多我们不能进去的国家,有很多缺乏改变的障碍--卢旺达,基督徒的基督徒种族灭绝--在高度受限地区建立一个教会要付出极高代价,更别说数百数千。还有如此多事情要做,看起来我的孙子辈可以看到神完成使命。
4个世纪以来我们从欧洲那里接受了很多,现在是用我们自己的精神富饶和教会生活的经验回报给普世教会的时候了。这是件美妙的事,因为在教会内存在着给予和接纳的互动,我们不能只接纳,也必须给予。
修女以海灵格家庭系列排练和萨提亚个人成长为基础,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并以积极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改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以心理学技巧促进身心灵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