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取了人性,为治愈与祂分离的人的处境,为让我们因着祂唯一的圣子,称祂为‘阿爸,父啊’并真正成为天主的子女。 在降生成人的奥迹面前,人要再次感到惊异。
水原教区的调查指出,近百分之九十二的受访者认为:「明白和关心教友处境的神父是最受欢迎的。」他们祇希望有一位会向他们问好、微笑、平易近人,以及愿意聆听他们诉苦的司铎。
陈主任提到全国有将近一百万人的移动族群,为工作、为生存、为发展来到台湾,大家应怀着耐心与信心,真心诚意地看待移工移民,不吝付出关怀,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处境并以正面角度去对待他们。
我为何仍留在教会内》(1973)●《基督宗教道德原理》(1975)●《末世论》(1977)●《天主教教义学简论》(1977)●《关于神学原理的学说——论基本神学之构成》(1982)●《论信仰处境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天主惩罚罪恶的严厉和迅速,同时也告诫我们,在受到神圣启示,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后,就当毅然决然地离开那些引人犯罪的人地事物和机会,要不然就会在上主拔除莠子的时候受到株连而同遭灭亡;另外,
想想那些处境艰难的母亲和父亲;想想那些向所遇之人传达宁静心态的病人,甚至是重病患者。这些人正是因着他们的信德才不炫耀自己的所做作为。
他来到后,见里面已打扫清洁,装饰整齐,就去,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处境,比先前就更坏了。」
因着钱财的丰盈、权位的提升,虚荣也会乘虚而入,使人很快呈现财大气粗、目中无人的傲慢:赴宴坐上座、合影坐中间,甚至在任何处境都要坚持宁做鸡头,不做牛后的原则,显出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的形象,这实在让看破红尘的有识之士难以忍受
您认为他在这些艰难的处境中秉持怎样的态度呢? 答:圣伯多禄‧法伯尔始终是个修和与和平的人。他虽然很苦恼基督新教的问题,但他不认为新教徒对天主教会是个攻击,而认为这是人们面对信仰时的无知。
凡是日复一日真正关注教宗的人都知道,他多少次谈到罪,谈到我们罪人的处境。斯卡尔法里强调了论天主仁慈的讯息。天主的仁慈极其重要,教宗当然以宣讲福音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