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激励我们在任何境况中都与上主同在,拥抱祂的十字架,信靠祂,因为基督的临在鞭策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仍然不知疲倦地活出祂的讯息,也就是爱、修和与宽恕的讯息。
我请你们在精神上与我同在,向我们天上的母亲表达孝爱之情。
天主与我们同在,天主接近我们。这希望的喜讯在耶稣圣诞之际完成,也使我们每个人、整个教会,以及许多被世界轻视,却为天主所爱,蒙天主接近的弱小者对天主的等待得以实现。」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害怕,不要失望,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只要全心全意地依赖天主,就会有勇气战胜诱惑,克服困难,因为天主与我们同在!
的确,天主圣子在《玛窦福音》中被称为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祂是我们拥有的最大资源,尽管我们有疑惑且能犯罪。
教宗解释说:复活的基督在我们当中生活并与我们同在,祂能治癒我们的心灵:若我们祈求祂,祂必会应允。我们虽然卑微和贫穷,祂却让我们体验天父的怜悯,庆祝天父爱的奇事。
海涛尽管汹涌翻腾,山岳尽管因浪震动,与我们同在的是万军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是我们的保护(咏46:2-4)。
1982年,时任政务官的林郑月娥在保送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期间,与同在该校修读历史的林兆波邂逅。林兆波其后在剑桥取得博士学位,并回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历史系副教授。林郑月娥与丈夫育有林节思、林约希两子。
并围绕当日的读经,鼓励全体司铎说:通过今天的礼仪,使我们内心得到特别的祝福,更坚定自己的信念,籍着这份恩典,使我们能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唤,勇敢面对在信仰旅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困境,因为天主始终与我们同在。
如果我们希望真正与基督相遇,就必须在穷人受伤的身体上触摸基督的身体,如同在感恩圣事中接触所领受的圣体那样。分享的爱德在最弱小的弟兄姐妹的面容上发现在圣祭礼仪中奉献的基督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