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服务台湾足迹逐渐展开,民国五十年到了花莲,从事幼稚园教育及服务原住民工作,民国五十七年开设缝纫班,教导年轻的妈妈及原住民青少年裁剪做衣服,当时成衣价格昂贵,吸引了大批人学习;民国五十五年到高雄开设女学生宿舍
擢升枢机的圣道礼仪中,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第10章32至45节,内容记载耶稣向门徒们3次预言自己将受难并复活。教宗的讲道重提他当选隔天在西斯汀圣堂的首台弥撒讲道的主题,即行走、建设、宣认,重点提到行走。
这实是基于耶稣给门徒们显明自己业已复活的许多凭据(宗1:3)。门徒们并非是轻易肯信的人。
在场的所有人半天没有缓过神来,第一次听人说自己圣名是耶稣的,当即就断定他是外教的,告诉他说,教友的圣名一般都是耶稣的门徒,让他回去好好地看《圣经》再来。
在圣经的新约部分有这样一段:耶稣行路时,有许多群众跟随着他,他便转过身来,开始了他的讲道:“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不配作我的门徒。”
事实上,彼此相爱的命令,要求所有耶稣的门徒均要遵守,无一例外。
根据圣经的记载,在庆祝逾越节的前晚,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逾越节的晚餐,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餐桌旁共有十三个人,十二个门徒分成四组,分别坐在耶稣的两侧,耶稣坐在餐桌的中间。
主耶稣是个教育家,他先用两个奇迹为门徒们作心理上的准备,加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和依靠。三、预言圣体(若6:26-59)在葛法翁的会堂里,一个安息日,在以上所行的两个奇迹的大背景下,主耶稣预言了圣体圣事。
该书的作者:班·息辣(BenSira/息辣的儿子),是一位导师,耶路撒冷的一个经师,大约于主历前二世纪写作。
一句“近乡情更怯”让门徒的那种心烦意乱的心态跃然纸上。虽然耶稣用非常唯美的“回家”来讲自己的死亡、复活和升天,可是那毕竟是生离死别呀,老师走了,门徒怎么办?谁继续带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