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痛悔应该伴随着眼泪才够深刻。其实,悔改是个动词,行为的改变才是根本。只有眼泪,却没有后续的改变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能是假悔改。
同天上午7点半,在塘角君王堂内,众教友相聚一堂,朱神父在圣母轿前献香后,在赞美的歌声中,多位教友抬着、护着圣母轿,从欧洲朝圣刚回来的朱才龙神父带领大家开始了隆重的恭迎圣母活动。
最小的弟弟,当时才两个月。母亲很好强,也能吃苦。她开过小卖铺,也曾经靠着给教会医院洗衣服维持生计……教会学校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
到底我们应该做什么才算得上真正的热心教友、好教友呢?作为一个基督徒应该怎样生活呢?常常会听神父在主日讲道中提到这些问题。
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75岁才刚刚参加跑步训练的情况下,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参加完了世界六大著名马拉松中的三个,志在必得的他表示,希望能在80岁前,参加完剩下的三个赛事。
只有相遇的文化和接纳的胸怀才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创造与更新。不论你是否愿意纪念他,你每天用的日历,书写文件信函的落款日期都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以耶稣开始的新纪元来计算的。
我家就有一些家规:不念饭经不得食,不念晚课不能眠;主日瞻礼之日先参与弥撒,然后才去办事。多少年了这些已经形成家庭的习惯,日复一日,铁打的纪律,任何人不能违犯。也只有这样,公教家庭的信仰才能逐步提升。
(路9:1-2)值得注意的是,耶稣为了让他们能够担此重任,首先赋予他们相应的能力,然后才让他们开展宣讲天国、治好病人的工作。
只有当我们对有需要的人施行爱德时,我们才存留在基督内,基督也存留在我们内。加辣修女生长在一个富裕、虔诚又关怀人群的家庭里。她的家人先後回应了上主的召叫,两个兄弟是司铎。
直到在朝拜圣体时,才真正地明白为何我有时对它魂牵梦绕,有时又被它压得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使命,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不是一句激昂的口号,更不是一个无尽的梦想;它是行动,更是我圣召路上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