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由此谈及众多殉道的耶稣会士,称他们的「生命和死亡鼓舞后人为弱小者服务」。在困境中,人们恐怕会丢失希望。为此,教宗提醒说:「社会使徒工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吗?是的,但是首先要推动进程并激励希望。
枢机介绍道,圣座封圣部遵循一个册封天主之仆宣福和封圣的步骤,主教们协助调查天主之仆的殉道或英勇圣德或是因代祷而获得奇迹的过程。
为了基督而殉道,这种见证是最彻底的见证和福传方式。当犹太人的领袖质问耶稣,是基于从何而来的权柄驱逐圣殿的商人时,耶稣的回答是:"若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还是从人来的?"
在向弟兄们奉献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他们往往需要做出殉道的牺牲。教宗也提到昨天在肯尼亚和几内亚死去的两位会士。
这是由于这个教会历史悠久、伯多禄和保禄在那里殉道、忠于宗徒的教导,于是罗马圣座被认为对解决冲突有最终的话语权。大公会议则是同道偕行的典范,是整个教会可见性的表达。
在此,我们不仅领悟了主耶稣的宽恕之德,同时也感受到了主基督灵性的生命之光。也许有时候,当我们宽恕别人时,我们的内心很挣扎,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主耶稣的一生和主所受的苦难,我们又算得了什么。
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基督之光的一面镜子,身体力行地传承基督仁慈博爱的圣诞精神,用自己的嘉言懿行来光荣天主、传播福音。
《感恩祭典》内共有下列五种福音前短句:①基督,天主圣言,愿光荣归于你(四旬期第一、二、三主日);②基督,世界之光,我们赞美你(四旬期第四主日);③主耶稣,我们赞美你,光荣你(四旬期第四主日和第一、五周平日
非常庆幸,我们常有信仰之光的启迪与照耀,常有生命之主耶稣基督的导引、翼护、陪伴和帮扶,因此也就有了排除万难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力量,才有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胆略和勇气。
正因为他们向真理开放,福音之光才不会在他们内被遮住;正因为他们在天主和人面前谦卑,基督才会透过他们兴盛起来(参若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