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新闻室于9月24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为2025年世界社会传播日选定的主题:温和地分享你们心中所怀的希望(参阅:伯前三15-16)。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消除言论里的攻击性。
首先应了解朝圣的意义,“朝”就是“朝向、面对、朝拜”;“圣”指“圣地、圣人、圣体、”。
圣周四晚,为纪念主耶稣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和圣秩圣事,颁布一条爱的新诫命。
信德网讯8月10日,在南充教区顺庆堂区,由本堂王建忠神父主祭的弥撒中,派遣及委任了顺庆堂区28位圣言宣读员和29位非常务送圣体员,并祝福了30位歌咏团的教友们,分别给服务的这些教友颁发荣誉证书。
16日晚上7点30分,举行了朝拜圣体活动,主题是赔补耶稣的苦难。修女们虔诚地在烛光中仰望圣体,默想耶稣的苦难,在祈祷中走进耶稣,寻找各自与主相遇的感悟。
(此为解读,文告原文暂缺)教宗本篤十六世正式发表二O一O年二月十一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病人日文告。指出,一年一度的世界病人日旨在激励教会团体充分认识到在广阔的医疗卫生领域中开展牧灵服务的重要性。
现在,教会礼仪年的核心——逾越节三日庆典(4月9-12日)即将到来,鉴于依旧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不能公开举行圣周礼仪,现根据罗马礼仪及圣事圣部于3月25日发布的《2019冠状病毒时期》法令,并参照香港教区的圣周牧灵安排
圣座7月21日发表教宗本笃十六世为第23届世界青年日全球青年大会师所写的文告。
特别是圣体与正义的关系被开启了,并且基督徒受邀去发现在世界上活出圣体圣事切实可行的方法。第三天:迈向自由之路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对话带领撒玛黎雅妇人走向更自由的人生。
由此可见,圣体与圣言和每个教友的信仰生活应三者并重。在此我们可以聆听一下黄敏正神父的分享:前言初期教会使徒时代的弥撒分为三个部分:圣道礼仪、圣祭礼仪和领圣体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