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强调救恩的普世性,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而是扩展到一切民族(即“万民”),具有末世论与默西亚性的视野,预示着新约教会的普世性与天主国的实现。第18节:上主这样说:“我要聚集万民和说各种语言的民族。
这位辅理主教具体解释说,古巴政府批准教会新建几座教堂,并归还了1959年革命胜利初期被政府没收的教会财产。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6月20日前往意大利克雷莫纳(Cremona)教区的博佐洛(Bozzolo)堂区,到普里莫‧马佐拉里(PrimoMazzolari)神父墓前祈祷。
信德讯4月2日是普世教会的圣枝主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圣周开始。当天上午,安徽教区各堂区也都开始举行耶稣苦难周的礼仪。圣枝主日主要纪念昔日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圣城,但他光荣地进城也是他受难的开始。
在基督徒看来,以色列蒙受的许诺是教会的希望,秉持这个观点的人绝不怀疑犹太人与基督徒对话的基础。伯恩克文章中的指责是可笑荒唐的,与我的思想毫不相干。因此,我拒绝他的评论,将之视为一种绝对虚假的含沙射影。
基督宗教是指所有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为上帝即天父独生子的教会的统称。基督宗教(Christianity)是全世界最大的宗教,信友近19亿,将近世界人口的1/3。
教会应是母亲,而不是企业家。这是教宗方济各12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的思想。教宗着重于耶稣降生,那使万物更新的新创造。
罗马,2012年6月18日耶稣圣心瞻礼,也是普世为司铎成圣祈祷的日子,圣座圣职部部长皮枢机(MauroPiacenza)与Zenit的谈话。
谈及香港教会的传教工作,韩神父表示,虽然本地“享有宗教自由”,而且“进行宗教交谈时没有遇上障碍”,但教会却未能使俗世社会更重视精神生活。他解释,现代人视宗教是个人的事,与社会群体生活无关。
每一位基督徒都应当从天命、尽人事,全力搞好教会的福传大业。说白了,就是每个教友,都应该在自己日常的信仰生活中,当好天主的“福传工具”,听从天主的使命,做好自己的福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