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胡尼佩罗·塞拉(1713年-1784年)是西班牙方济各会传教士,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多个传教站,帮助数以千计的美洲原住民皈依基督宗教,并引进新的农业技术。
据《宁波市志》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应鄞县教徒王芳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的邀请,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费乐德从杭州来宁波传教,发展了教徒80余人,其中王方济一家25人。
11位传教士参加。其中葡萄牙籍神父5,分别是曾德昭、阳玛诺、费奇观、李玛诺、黎勃劳。比利时籍神父一人金尼格。意大利籍神父5人,龙华民、郭居静、艾儒略、毕方济、高一志。
课程对象是来自各大陆未来将在拉丁美洲从事传教工作的传教士。此外,课程过程中还将为他们介绍拉丁美洲和玻利维亚的风土人情与文化。
自九月一日起,波兰琴斯托霍瓦总主教区公教周刊《主日》编辑部将在每天的弥撒圣祭后集体颂念玫瑰经,为传教事业祈祷、支持全世界传教士的工作。
据常年在马拉维传教的传教士甘巴神父向本社介绍,大会将讨论十分紧迫的经济问题,迫切要求重新审议医院和医疗管理、教育工作计划。此外,还将深入分析探讨国内政治局势。
建昌营镇传教的开始是唐山教区教会历史的开始,早在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法国传教士巴多明(DominiqueParrenin)神父的信(1710年于北京)中提及耶稣会在永平府建昌营一带给新教友施洗。
在雅加达的传教士劳伦奇神父说:“主教府不断传来消息,尤其是关于募捐进行援助的消息。下主日全天用来进行援助和为援助进行协调。我们做出选择送去从当地本堂收集到的所有援助物资:食物、饮料和衣物、毛毯和帐篷。
然而文致和主教和同罹难的几位致命者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因为他们跟其他人不一样,他们是外国来的传教士,但为了保护中国国民的利益而遇难。
地震前的白鹿上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天主教神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上书院坐落在四川彭州市白鹿镇,由法国传教士在1908年修建而成,用于培养中国天主教神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