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所受的洗礼,是藉着水及圣神。水是外在的标记,而圣神却是内在的净化。使我们的心灵成为天主圣神的宫殿,既然是天主的宫殿,我们要格外地爱护它、保存它,不让它因我们的本性的私欲偏情所损坏。
现在,教会礼仪年的核心——逾越节三日庆典(4月9-12日)即将到来,鉴于依旧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不能公开举行圣周礼仪,现根据罗马礼仪及圣事圣部于3月25日发布的《2019冠状病毒时期》法令,并参照香港教区的圣周牧灵安排
在耶稣的传教生活中,常充满圣神的推动:他的降生、受洗、在旷野受试探、入世作证、讲道、行奇迹、宽恕罪人、派遣门徒等等都是受圣神的引导行事的。
奉献生活日礼仪(REMOCASILLI)在每年庆祝献耶稣于圣殿瞻礼的机会上,教会也庆祝奉献生活日。
教宗方济各于5月28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礼仪,庆祝圣神降临节,5000信友参礼。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着重论述了促进“和谐”是圣神行动的果实。
有了主祭神父不穿祭披,就有了共祭神父不穿大白衣,只佩以领带,或者会士神父在自己会衣外佩领带;更有甚者,许多神父和普通教友一样,既不穿大白衣,也不佩领带,却在成圣体时伸手与主祭一起邀请圣神并祝圣圣体。
教宗接着说:“圣体圣事就是要滋养在行程中感到疲累和饥饿的人,我们切莫忘记这点!完美和纯净人的教会是一个容不下任何一个人的房间;敞开门户、围绕着基督欢庆的教会则是人人都能进入的宽大楼厅。”
这句生活圣言回应了耶稣的教训。他曾说:「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11:28)还有:「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
「圣神的改变截然不同:祂改变的不是我们周遭的生活,而是我们的心灵。祂没有让我们免於困难的打击,但使我们的内心得到释放,以应对难关;祂并未立即赐下一切,却叫我们信心十足地向前迈进,不曾对生活感到倦怠。
教宗本笃十六世5月30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了5月份最后一次周三公开接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