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在是异曲同工,更流露出古圣先贤的旷达胸怀。
光州总教区金喜中总主教慰问文在寅总统,后为釜山教区孙三锡主教及其他宗教界朋友 10月30日,韩国七个宗教的代表前去设在釜山南川教堂的灵堂吊唁慰问。
事实上,神贫即是神富,不贪恋外在生命的多多益善,对身外之物的平和淡定,表面上看似一种匮乏,恰恰说明精神内涵的丰富,心灵境界的富有,真的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层次。
(希4:15)他各方面与我们相似:他经历过我们经历过的喜与悲,感受过我们感受过的痛与爱。他也亲手操劳,服侍过自己的家人。
祈祷声声、歌声阵阵,呈现出一片主内的暧羊羊、喜羊羊和谐共荣、其乐融融大家庭景象。 弥撒中,陈神父分享了我们来为什么?我们来求什么?
儿童是生命、喜乐和希望,他们有时虽然也会令人烦恼。教宗说:儿童当然也会令人操心,有时会带来许多麻烦。可是,有这些使人操心的事和这些麻烦的社会总比一个忧伤和死气沉沉的社会好,因为死气沉沉的社会没有儿童!
因此在赞扬声中,我们既喜且忧,因为我们清醒地知道,这份报纸还有诸多不足,还很不成熟,因为它毕竟只有七岁,还很年轻。
他做人很内敛低调,从不喜张扬,默默无闻。
在我的生命里,我看见天主的慈爱和信实;在天主的信实里,我找到了喜乐和力量,他永远都不会离弃我。难怪力克充满信心地对天主说:无论你给我手脚与否,我仍然会相信你,因为我知道你会使用我。
教宗于是提出一个令人忧喜参半的问题:我们在世界上幷为了这个世界真的是天主的圣所吗?我们向人敞开通往天主的门还是将天主隐藏起来?不正是我们,天主的子民,大部分都成了不相信天主幷远离他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