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以父亲的心》宗座牧函中鼓励我们:“我们需要将愤恨和失望放下,不带世俗的认命,却满怀望德的刚毅,坦然接受那些确实存在但不是由我们选择的事情……在此,我们亦再度看到基督信仰的现实主义,它不排斥任何既存的事物
却缺乏真正的肢体联结;不缺乏爱心的教导,却缺乏真正的舍己之爱;不缺乏各种的聚会,却缺乏聚会时主的同在;不缺乏护教的决心,却缺乏呼求圣神的浇灌;不缺乏属灵的知识,却缺乏顺服圣神的带领;不缺乏伦理的教导,却缺乏鲜活的生活见证
在交谈中,他称自己是个大罪人,一生的大半时间都遗忘了自己的信仰,是上主在他身上一次次地做工,终使他迷途知返。
笔者认为这是教友信仰的误区,是撒旦从中作梗,阻挠人们归向天主。福音记载了耶稣的教训:“师傅!
对一个教区和堂区而言,你们义工就是基督之爱的播种机,是教会在今日社会中突显宗教功能的鲜活见证。
11月1日是诸圣瞻礼庆日,弥撒讲道选自福音真福八端,讲道再一次提醒教友们基督徒的价值观,本堂赵立勇神父从教友平时生活的点滴切入,分享信仰生活应有的心态。
从世俗人的角度看,我们失去了一位亲人、一位好朋友,一位能够提供生活经验的长者,但我们从信仰的角度看,我们喜庆她的重生,因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生命的改变。
教宗说:“在言语、物品使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静默和节制不仅仅是‘小事’或美德,也是基督信仰生活的基本要素。”
最近拜读了“信德”赠送的小书《嘉禄·富高——追随纳匝肋耶稣的芳踪》,被主人公的信仰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在天主似乎缺席且世俗化严重的今天,这种折服再次让我涌现出匮乏久矣的信仰激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使各地教会迅速发展起来,我的家乡虽然是个边陲小县,但信仰的种子也在这里快速地生根发芽。我家邻居胡四奶的儿媳陈姨率先在村里信教,不仅宣扬天国的福音,还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