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公告还指出,2003年,教宗也把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交托于青年,陪伴世青节十字架一起在世界各地巡游。
教会为「世界的痊愈」效力,在世界各地高声疾呼,「发言、呼吁并贡献己力,以确保我们的全球大家庭,特别是最脆弱的人,有机会得到疫苗和优质的治疗」。
勒热纳于1926年在巴黎附近出世,虽然他心中只想做一位乡镇医生,他的一生却与9千名患者有密切关系,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旨在让他看病。
这系列的会议旨在启动对话,并且在世界各地秉持《众位弟兄》精神的修女之间,借由她们的使命开辟一条希望之路。圣座奉献生活及使徒团体部副秘书长罗斯(CarmenRos)修女在会议上发表了问候词。
罗马弥撒礼仪经书(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广泛咨询世界各地的主教后,决定修改教宗本笃十六世14年前关于1962年弥撒经书的使用规范。
自从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以来,边境附近的耶稣受洗之地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游客和朝圣者前来参观,是一个热门旅游打卡地。这里还于2015年7月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4月25日周一上午,教宗方济各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慈悲使徒。教宗首先表达了他在罗马再次与慈悲使徒们会面的喜悦心情,因为他把内心最牵挂的使命托付给他们,这使命就是做天主慈悲的有效工具。
祈祷室的墙是33根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颜色的精致大理石,材质优厚,不同凡响。外面玻璃镜面高耸入云,后面的玻璃教堂是它的背景,从任何角度看都有不同的美,是爱好摄影者喜欢拍照的建筑物。
恰恰在这第一阶段,世界各地每个教区的信友及非信友都参与到一个「聆听与分辨」的进程里。而且线上和线下各类型会议、对话和新举措的成果,都汇集在地方教会的报告中,呈交给教会会议秘书处。
教宗于2014年9月28日接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祖父母,他说:“年长者有智慧,他们帮助我很多。我也是年长者,不是吗?”另外,在这十年中也不乏令人难过的时刻,这些都与战争的恐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