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能比非洲难民和巴西东北地区的穷人更痛苦。愿意忍受人生在世的痛苦,能有尊严地克服痛苦的人,内心世界会更充实美好。走过沮丧混乱、恐慌症或其他心理疾病而能将之击败的人,人生会更加丰盈美丽,也更有智慧。
公元1510年,上主的使者耶稣会士方济.沙勿略,来到神州大地的一座小岛上,他渴望带着天主的福音,进入这片神所祝福的土地,但是,国门紧闭,夙愿难成,他带着遗憾在这片土地上安息主怀。
当我们似乎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总是遇到负面情况,信仰生活坎坷难行时,就会面临诱惑,认为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但圣诞节庆祝的就是天主进入了人类的历史,给人类自由与安慰。教宗说:恶不是永远的赢家,痛苦终将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教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应该更加亲密与火热,应该以怜悯的态度表达出来;怜悯不是可怜,怜悯是与他人共苦,与他人同难,关怀受苦者,给予一句话、一个爱抚,但要发自内心。这就是怜悯。
父亲凄然地说着,我望见了他眼里的一份怜惜和悲悯,也难受了起来。恍然间,父亲一抬头,以威严的目光逮住了刚跑进院里的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不容分说地厉声呵斥道:你知道燕子一年才生这么几只吗?
我就这样难受着,怕着,煎熬着。晚上,我再也听不到远处传来的汽车喇叭声,还有那优美的蛐蛐鸣叫……我不知自己该怎样做才能静下心来,也不知自己该向谁去诉说心中的恐惧与担忧。
陕西门徒训练营负责人苏圣意神父说:虽然我们的门徒班在资金方面还有大量缺口,但是世界上有比我们更可怜的人——那些受灾群众,我们的难关比他们的难关好渡,至少我们是平安的,健康的。
教会回答说,做善事和成圣总是非常难,但成圣的道路上没有懒人。为了走向成圣,耶稣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计划,即爱天主和近人的诫命。为了实现爱的诫命,耶稣为我们指出慈悲善举的道路。
由于中国天主教会经历了文革这场教难,故与普世教会几乎完全失去联系长达20年的时间。当时普世教会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所进行的改革,在中国的天主教会也未能参与。
甲:自始至终遵规守诫,发扬博爱精神,致力传播救赎福音,不管是穷是富是强是弱是难是易,都是好日子。乙:心中没有虚荣、贪婪、仇恨、傲慢、私心、杂念,天天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