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个是带着作业的小学生,她在唱经楼上做,她妈妈在唱歌。当时,我出于好奇,看看她的作业怎样。她在做心算,看到她有一点无奈之感,我有点心急,这么简单的也不会呀!这样做不是很好吗?
没有人在世上可以有奇异的经验,除非透过信仰。我和你在一起。我藉我的来临及我的讯息,使你们认识我。我渴望让你们经验到我的爱及母亲的关怀。我的孩子们,不要浪费时间问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有一天我在教室里埋头查资料,几个女同学神秘地围过来,问:“你是谁啊?”我被问晕了,我是她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司月啊。看我迷惑的样子她们说:“门外有本校才子求见。”
车厢里我被拥挤的旅客推来搡去,大脑一片空白,心像被掏空一样,脑海里唯一出现的是春节探亲时女儿的笑脸,水晶般的眼睛,调皮稚气的神态。
那时的“信德”每月只有一期,每当妻子在我的期盼中拿回来时,我都要一口气读完,一个月内反复品味,爱不释手。那时我虽然还不是教友,但每年最关心的事就是“信德”,而且从“信德”创刊至今的25年,从未间断过。
且放下其它方面不提,仅仅从遏制长期来由舌尖上的浪费所滋生的腐败现象来看,我们不得不为近期来已经取得的成效和所扭转的风气而拍手称快。
七年级时,我在镇上的一家医院做志愿者。那个夏天,我每周要在医院工作30到40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我都和古拉斯派先生在一起。从没有人来看他,他的情况似乎没人关心。
今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分享我认识天主的感受。从前的我感到非常的空虚和迷茫,到处追寻着“所谓的信仰”。生活上如果想过得好一点,就去求财神;如果想得到平安就去求土地爷、拜观音。
我是基督徙。”接着她又向他讲了耶稣为救我们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简单道理,并劝他信教!他当时表示:“我这样的人信神有什么用,信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8月27—28日,活泉中心举办的电影灵修工作坊。电影是当代的媒体,与生活极为贴近。看电影是默观的行动,是相遇,心灵深处与默观的对象相遇,会形塑我们的生命。